醫療常識★吳宗憲暈眩、童頻尿全怪疫苗? 莊人祥苦笑「該就醫而非先PO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韓發生大量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通報事件,效應也在台灣發酵,不但藝人吳宗憲開直播抱怨一輩子第一次打流感疫苗就暈眩,還有台南男子宣稱兒子打完流感疫苗後頻尿「幾乎每5分鐘尿一次」,媒體上頓時狂冒不良反應案件,讓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27)日苦笑以對,強調有不適、懷疑應去就醫「而非上網去PO這些事情」。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26日,國內流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共通報76件,屬嚴重不良反應25件,其中13件屬延長住院/危及生命或死亡之案件,症狀或診斷包括:心肌炎、蜂窩性組織炎、休克、呼吸困難、急性心肌梗塞、蜘蛛膜下腔出血、急性中風等,餘12件為其他嚴重不良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4件通報死亡案例,年齡介於62到77歲,死亡時間則在接種後3到10天,不過,疾管署強調,死因都為心血管疾病,進一步檢查包括:腦出血、心肌梗塞等,判定與流感疫苗沒有關係。而這4人中,有3人都接種賽諾菲疫苗,1人接種國光疫苗,但各自不同批號,製程並不相同。

面對媒體狂報流感疫苗不良反應事件,莊人祥認為,這全因為有韓國事件發生在前,導致通報數字會增加,這是有可能的,不過,韓國調查結果顯示該國死亡案例與接種流感疫苗無關,且當地仍繼續執行接種計畫;再加上目前在台灣使用的疫苗,賽諾菲只是其中一種,與韓國批號不同。

莊人祥也對藝人、民眾自爆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生不適一事發表意見,認為目前很多民眾的通報,或在媒體上爆料,懷疑不適與打流感疫苗有關,正凸顯出民眾的憂慮,但有事應去就醫,而非上網去PO這些事情,他鼓勵這些人快去就醫,循制度去通報不良反應才對。

疾管署統計,流感疫苗相關不良反應通報案件數,2017年有134件、2018年193件、2019年118件,今年由於出現搶打潮,打疫苗速度快,通報數反而較往年少一點。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解釋,暈眩成因非常多,可能是血流影響,內耳構造,或近期病毒感染或使用藥物都有可能,臨床上要判斷,需要專業醫師診察,畢竟頭暈、暈眩難分,強烈建議民眾要就醫檢查,才能評估屬於那一類的暈眩。

流感疫苗仿單上的確提到有部分人接種後可能出現暈眩,但林詠青說,機率只有百分之1到千分之1,不算常見,且暈眩與疫苗的因果關係還沒實證,只是觀察到有這樣的情形。

林詠青說,至於頻尿症狀,以往沒有看到過,有可能只是時間上的巧合。泌尿道感染等眾多原因都可能造成頻尿,民眾有不舒服症狀要去就醫評估,排除其他原因。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台最新通報4例老人打流感疫苗後死亡! 死因判定全不關疫苗的事

台灣癌症治療又添新重鎮! 北醫鎖定14類難纏兒童癌症投注新團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名約50歲的女性病患,熱愛有氧運動,發現久咳聲音沙啞,甚至活動力下降,連走路都會喘,狀況持續兩個禮拜,吃藥都無法改善,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主任莊子儀,切片診斷是肺腺癌第四期合併骨轉移。莊子儀先以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及血管標靶藥物治療,再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日前再一批自購59.4萬劑AZ疫苗抵台,但效期卻只有1個月,讓台北市長柯文哲直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的一番解釋「智商不到70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8)日下午為莊人祥出頭,強調「人不是只有智商而已」、「用這樣來汙名化別人不太好」。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日沒有本土跟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移入個案其中一人來自聖露西亞僅10多歲女性,打過2劑AZ疫苗仍然遭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日...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民即日起可以透過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永康奇美醫院、柳營奇美醫院、市立醫院網路掛號系統掛號接種AZ、BNT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歡迎尚未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完成第13期預約,或有接種疫苗需求者多加運用;第13期接種期程為11月5日至12日。 黃偉哲市長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