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次世代基因定序 肺癌精準治療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名約50歲的女性病患,熱愛有氧運動,發現久咳聲音沙啞,甚至活動力下降,連走路都會喘,狀況持續兩個禮拜,吃藥都無法改善,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主任莊子儀,切片診斷是肺腺癌第四期合併骨轉移。莊子儀先以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及血管標靶藥物治療,再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病因精準治療,該病患肺癌的MET基因突變,調整藥物後,目前該病患恢復喜愛的有氧健身,聲音沙啞也慢慢恢復美聲,走路運動也不喘了。

次世代基因定序 肺癌精準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主任莊子儀

莊子儀主任表示,病患有上皮生長因子外顯子19的基因突變,幸好沒有腦部轉移,先給予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不過兩周後回診,胸片顯示右上肺的腫瘤縮小,但是兩側都有胸水,心臟變大,超音波顯示除了兩側有胸水外,也有心包膜積水,另外加血管標靶藥物合併原有的口服標靶藥物一起治療,對於胸腔和心包膜積水也有改善的作用。果然在第一次使用之後,病人的積水變少,症狀也改善了。

次世代基因定序 肺癌精準治療
治療前後

沒等到三週後第二次血管標靶的治療時間,病人症狀惡化,胸片顯示兩側胸腔積水又出現,還好心臟沒有變大,研判病患可能還有其他問題,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從惡性腫瘤的積水去做次世代基因定序,去看有無其他基因突變干擾治療。

次世代基因定序的結果顯示,病患除了原有的外顯子19基因突變之外,還發現肺癌的MET基因突變,再相對應的標靶治療藥物,用兩種不同作用機轉的口服標靶藥,再搭配血管標靶藥,控制症狀,經過三個月治療,病患惡性腫瘤由原本的直徑4分分,縮小到2.5公分,已經恢復她喜愛的有氧健身,甚至連沙啞的聲音都慢慢恢復了。

莊子儀指出,次世代基因定序是目前肺癌精準治療的重要工具,不論是在新診斷的肺癌或是治療後復發的肺癌,都可以協助醫師找到最適合的治療。這位女性病患,是很少見的兩種不同基因突變同時存在,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很快找到病因,否則只能靠傳統化療加血管標靶藥,可能延誤病情。

莊子儀也提醒,肺腺癌有五大症狀,1。不停地咳嗽 2。肺部腫瘤生長導致胸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疼痛。3。呼吸急促容易氣喘。4。食慾不佳、體重減輕 5。疲勞感。常抽菸、吸二手菸的人,長期在空氣污染、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作環境中的人,有肺癌家族史的人,胸腔曾經接受放射治療,曾得過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者都是高危險群族。因此,建議每年要做胸部X光,或低劑量斷層掃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加零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國內確診人數維持441人不變,另外,國內迄今已經是連續第40天沒有本土個案出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截至目前累計441例確診,分別為350...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力求結合科技,現在講英文也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宣布,運用Google Assistant服務,建置「防疫專家」中英文智慧聊天機器人,方便國人及在台外國人可以運用多元管道,取得最新防疫訊息,而該機器人可以中文、英文回答防疫...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擴大萬元紓困上路2周,申請人數眾多,以新北市為首,已經有地方政府陸續大喊錢不夠,向中央伸手討預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回應,目前現在還沒有縣市撥出金額已超過先前衛福部撥下去的錢,但這兩日紓困發放速度加快,衛...

閱讀詳情 »

▲(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民間聲浪要求政府應對餐飲業者發出防疫「安心飲食」標章,供消費者選擇好店家,但食藥署今(22)日宣布,棄標章、改發宣言單張,只要業者自主確認落實5項防疫措施之後,即可於店內自行張貼宣言單張,食藥署表示,這全是因為目前全國沒有這麼多人力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