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吸不到空氣,空鼻症作祟!自體軟骨新生術有效緩解

鼻塞很嚴重,感覺吸不到空氣,甚至可能引發頭暈、失眠、憂鬱等後遺症,小心正是曾經接受過下鼻甲手術後,所引發的腦人併發症─空鼻症作祟!目前透過自體軟骨進行下鼻甲新生術,不但術後傷口恢復良好,而且鼻塞不再復發。

吸不到空氣,空鼻症作祟!自體軟骨新生術有效緩解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邱昱勳醫師表示,重建下鼻甲(下鼻甲新生手術)才是空鼻症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圖片提供/新光醫院)

鼻腔過於空曠,導致鼻塞變成「空鼻症」

1名63歲黃小姐,因嚴重鼻塞困擾已有數十年,歷經兩次鼻雷射、一次鼻中膈手術,以及下鼻甲手術,卻依然塞得水洩不通。求診診所與醫院,檢查都說她的鼻腔空間很大,不須再次手術,只要吃藥控制,慢慢習慣即可。但是,她還是一直持續受鼻塞所苦,甚至個性也變的悶悶不樂了。

後來患者轉至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邱昱勳醫師門診,經理學檢查中發現其主要致病原因,並非傳統鼻中膈手術無法處理之鼻閥狹窄,相反的其鼻腔過於空曠導致鼻塞,變成「空鼻症」。邱醫師在和患者充分溝通後,採用患者本身耳軟骨進行下鼻甲新生手術,重建一個新的下鼻甲,術後傷口恢復良好,至今2個多月不但鼻塞不再復發,整個人也開朗多了,此為國內首例自體軟骨下鼻甲新生術。

鼻塞有許多原因 空鼻症有兩大症狀

鼻塞有許許多多的原因,可能是病理因素,如鼻竇炎,腫瘤等,或是結構因素,如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大、鼻閥狹窄等,必需在理學檢查時仔細的鑑別診斷,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

而空鼻症指的是術中過度切除鼻甲(通常為下鼻甲),造成過大的鼻腔空間,使鼻腔內氣流變成渦流,鼻黏膜感知不到空氣流動,而有鼻塞的感覺,另ㄧ方面,剩餘的鼻黏膜暴露在未經過濾及調節的空氣,使纖毛細胞退化受損,慢慢產生乾燥及過度萎縮的情形,因爲是組織破壞缺損所致,故自行痊癒的機會不高。

吸不到空氣,空鼻症作祟!自體軟骨新生術有效緩解

鼻塞很嚴重,感覺吸不到空氣,甚至可能引發頭暈、失眠、憂鬱等後遺症,小心正是曾經接受過下鼻甲手術後,所引發的腦人併發症─空鼻症作祟!

空鼻症主要有兩大症狀:鼻塞及鼻腔乾燥,患者覺得吸不到空氣、口鼻乾燥、嗅覺下降,甚至會頭暈、胸悶、睡眠困難,導致患者的生活品質大為降低,出現精神不濟、憂鬱等精神障礙症狀,看遍醫師都找不到原因,有的甚至被轉到身心科就醫。

空鼻症的治療:重建下鼻甲根本解決

空鼻症的治療在非手術方面,可在鼻腔表面塗上保護性凝膠,或使用鹽水噴劑保持鼻內濕度,避免感染,有助於改善剩餘鼻黏膜的健康,避免其進一步萎縮。手術方面,傳統方法是縫合鼻孔,但會造成外觀及生活上的不便,故重建下鼻甲(下鼻甲新生手術)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鼻竇內視鏡進行微創手術,使用材料可為人工合成物或自體組織移植,依病人本身條件及需求而異,不同材料各有其優缺點,但近年國外論文研究發現,自體軟骨移植為更好的方法,術後感染及排斥的風險低。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61/59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整理報導】首批90多萬劑BNT疫苗於9月2日清晨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於9月中旬學校集中開打,對象為12至17歲學生,從高年級往下接種。如第2批能夠早一點到,屆時連18至22歲大學生族群也能同時施打。 根據頂尖期刊《自然》發表的1項英國研究,其重點探討BNT疫苗在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日上午7時,台灣首批輝瑞BNT疫苗終於抵台,媒體報導,疫苗上機前掛上印有「复必泰」與「上海复星」布條,到台灣後有工作人員登機取下才讓疫苗卸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有此事;另外,陳時中邀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解除檢疫後,一起迎接第2批,暗示下周將再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媒體報導棒球名將「萬人迷」-前兄弟總教練王光輝癌逝,據家人透露,王光輝自去年季末檢查即確診肝癌末期。癌症蟬聯39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肝癌為癌症死亡率第2位,因為早期患者通常沒有症狀,易被忽略,被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又稱為沉默的殺手。肝癌早期無症狀 腹痛、疲倦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4歲胡先生入伍體檢時,意外發現腎臟長出多顆囊腫,確診為多囊腎遺傳性疾病,而這也解釋為何他的奶奶40多歲就死於腎臟衰竭,當時50多歲的父親就必須洗腎,而他也將面臨終身洗腎的厄運。 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輔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高芷華表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正式病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