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告別與送別 末期醫療徵文共24組獲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去年年底安寧照顧基金會舉辦徵文活動,分為一般民眾組與醫療人員組,從告別與送別生命兩種不同的角度,鼓勵民眾提早思考末期醫療。活動總計共有569篇一般民眾及62篇醫療人員投稿,加上25篇名人文章,道出了656個「再見」,頒獎典禮在今〈1/15〉日下午舉行。

今年31歲、在壽險公司任職的陳旻柜以《爸,再見》榮獲一般民眾組特優獎,他在文中娓娓道出自己在父親酗酒的陰影下成長,曾被父親酒後持刀架在脖子上,家庭因而破碎;曾經父子陌路,最後在父親因長期酗酒引發肝癌的最後一段路上,父子和解。「不要插管,那太痛了!」則是父親給他的遺言。

而以《幕在安寧中緩緩落下...》榮獲醫療人員組特優獎的柯獻欽,今年48歲,是奇美醫院永康院區胸腔科醫師,身為重症醫師、20年的醫師生涯送走了不下千名的病患,看慣了生離死別的他,最後卻在摯愛的父親罹患肺腺癌末期轉移後,面臨醫師與病患家屬、兩種不同腳色的衝擊。文中,柯獻欽寫出了一個醫者的自省與病家的感受。

安寧照顧基金會近年推行「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 簡稱 ACP〉,發現經由宣導,民眾對預立醫囑的接受度大增!去年,基金會舉辦了104場民眾宣導,透過問卷回饋分析發現,在宣導講座前,僅2成民眾曾聽過 ACP、且只有不到1成民眾將自己末期醫療計畫的想法寫下來;宣導講座完後,願意思考ACP的比例則提高至近9成、願意身體力行預立醫囑者更提高到84%。

為了鼓勵大家預作人生告別的預演,提早思考末期醫療,安寧照顧基金會在去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舉辦「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徵文活動,總計共有656個參賽作品,包括569篇一般民眾組稿件及62篇醫療人員組投稿作品,分別選出首獎、特優、優選和佳作共24組作品;主辦單位也在今日下午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表揚獲獎者。

終身志工孫越叔叔在為此次徵文拍攝宣導影片時曾提及,他41歲就開始準備「老」這件事,他認為,老年也可以過得很好、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於是開始想到「死」,但死亡並不是老人的專利,任何人都可能面對死亡這件事,應該及早準備,和家人說清楚自己的意向。畢竟,讓生命最後一段路的生活品質過得好,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1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子宮頸抹片、HPV普及 仍有患者初診即晚期子宮頸癌隨著子宮頸抹片篩檢及HPV疫苗普及化,早期發現子宮頸癌的比例有所增加,但還是有許多患者一診斷就是晚期子宮頸癌。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亞洲婦癌研究團體榮譽理事長賴瓊慧教授表示,子宮頸癌病患當中,約四成從來沒做過抹片檢查,所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今年度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方興未艾,但末期腎病的患者即便疫情當前,還是得持續接受治療不能說停就停。在美國、英國、義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不少專家建議,病患可優先選擇居家腹膜透析,像是最新型態的全自動腹膜透析治療,就結合了「病患端雲端醫療管理平台」,與「醫療端遠端掌握治療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因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尚未健全,因此家長在餵食副食品時一定要格外小心!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是來自北部一名4個月大男嬰,於6月中旬起食用自製副食品後,23日出現便秘、食慾差情形,25日出現呼吸急促及發燒症狀,送醫治療,住院期間陸續出現心跳加速、肢體無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行動智慧巡眼車啟航!寶島眼鏡今(109)年聯合18個專業團體共同推動「寶島有eye.視界美好 智慧巡眼公益服務城鄉普及計畫」,邀請全國各醫事團體及學校的專業支援,13日於坪林國中舉辦「行動智慧巡眼車」啟航儀式,宣告將深入新北及屏東等14偏鄉進行服務。「行動智慧巡眼車」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