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鋰鹽治療躁鬱症 中研院找到關鍵基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預測鋰鹽治療躁鬱症效果的基因找到了!中央研究院及國內精神科醫師研究團隊首度發現,華人第一型躁鬱症病人,具有可準確預測鋰鹽藥效的基因,將有助於醫師對症下藥以及新藥的開發,並降低患者復發的風險。這項成果已刊登於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研究團隊從1761名躁鬱症患者中,挑選出394名、至少2年規則服用鋰鹽的病人,進行高密度基因型鑑定分析,結果發現,患者第一型谷胺酸脫羧酶樣蛋白「GADL1」基因,有3個基因變異位點和鋰鹽預防性治療效果有高度關聯,有療效的病人先天就攜帶有效的對偶基因,而無療效的病人則未攜帶。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指出,鋰鹽應用在躁鬱症的預防性治療將近50年,長期觀察下來,歐美血統的病人大約80% 病情至少可以有部分緩解,而有30%可以達到完全緩解,其他患者對鋰鹽的預防性治療效果不佳,會增加躁鬱症的反覆發作和高自殺風險,必須改用其他的情緒穩定劑。

鄭泰安強調,此研究發現,能夠有效預測鋰鹽預防性治療的效果,可事先準確預測那一類的躁鬱症病人,對鋰鹽的預防性治療對患者有效,即可及早使用其他情緒穩定劑來治療,而不必冒著病症復發和自殺的高風險服用鋰鹽。並有助於研發能準確預測鋰鹽藥效的篩檢套組,以及新藥的開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18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0歲的陳姓女子,因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受病痛所苦,不到50歲就提早退休。獨居的她,最親的姐姐早年就定居美國,這些年來,陳姓女子最大的願望就是飛到美國探望姐姐;所幸在使用生物製劑後,病情控制理想,她終於在快70歲時,完成了這場近30年的願望。及早診斷治療&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小、國中開學已一個月,不少家長、老師發現孩子有過動問題,對於應該帶孩子到哪裡評估或治療過動症充滿疑惑。根據統計,過動症在台灣學齡期兒童的盛行率約7%,過動症的診斷必須由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來確立,除了必須蒐集完整的資料及各種情境,搭配神經心理測驗,並須追蹤一段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雖然運動有益健康,但是心臟衰竭病友可要慎選運動!最近天氣炎熱,稍微活動就汗流浹背;醫師提醒,心臟衰竭病友選錯運動、運動量過大,容易脫水及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不但無益健康,反而傷身。運動改善病情 死亡率風險降低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吳政儒表示,運動能夠訓練肌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政府長照2.0政策上路,醫院也配合著重發展,像是居家照護、安寧居家等服務。醫師指出,居家醫療服務從出院前的準備就開始,根據每位病患出院後的照護需求,由醫療專業團隊與病人及家屬合作,並整合社區資源提供後續照護安排。107年 老年人口達14%衛福部健康照護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