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衰竭患者選錯運動 恐有生命危險

心臟衰竭患者選錯運動 恐有生命危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雖然運動有益健康,但是心臟衰竭病友可要慎選運動!最近天氣炎熱,稍微活動就汗流浹背;醫師提醒,心臟衰竭病友選錯運動、運動量過大,容易脫水及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不但無益健康,反而傷身。

運動改善病情 死亡率風險降低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吳政儒表示,運動能夠訓練肌力、增加肺活量,對心臟衰竭病患來說,適度運動可使心肺耐受性增加,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更能降低死亡率。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運動治療介入心臟復健,心血管相關死亡率可減少20至30%。

心臟衰竭病患 適合有氧運動

運動的種類眾多,哪種才適合心臟衰竭病患呢?吳政儒主任認為,輕到中度的有氧運動較適合,例如散步、慢跑,最好採取漸進方式,慢慢增加至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而劇烈運動及競賽性活動則應避免,包括重量訓練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另外,運動的環境也要注意,避免溫差太大,環境最適宜溫度為攝氏25至28度,並選擇在空氣流通的地方。

身體不適快停止 老年人要留意

若在運動過程中,發生頭暈、目眩、心悸、胸痛,以及無法忍受的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運動,以免有生命危險。吳政儒主任指出,臨床統計,心臟疾病患者,從事激烈運動有較高的猝死風險,而大多心臟衰竭病患為老年人,運動後發生猝死及急性心肌梗塞機會,也比一般心臟病患者高。

心臟復健 減少心血管疾病惡化

適度運動有助心臟復健,其實廣義的心臟復健,涵蓋了運動療法、藥物治療、戒菸、營養諮詢,以及心理協助等多學科介入。吳政儒主任強調,透過行為改變可有效提高生理與心理健康,恢復社會功能,並進一步減少心血管疾病惡化,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整形術後、開心手術後,以及心臟衰竭與其他心血管病患都可適用。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勿併用 以免心腎功能惡化

如何延緩心臟衰竭病情一再惡化?吳政儒主任建議,每天測量血壓、脈搏及體重,體重變化必須控制在一天0.5-1公斤內,且每日飲水勿超過1000至1500毫升,包含蔬果、飲料、白開水及湯品,鹽分攝取也要注意,尤其對老年患者來說,限鹽比限水重要。烹調時少用調味料,以天然食材取代人工調味。另外,應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用心衰竭藥物,同時注意服藥時不可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併用,以免造成心血管收縮、腎功能惡化。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今年3月9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3位醫師、2位護理師,帶著重達150公斤的藥品和衛材,協同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志工、長庚體系醫護、台北健康護理大學教授與紅十字會,深入尼泊爾首都山區與西南叢林地帶進行義診,短短10天共有近2千人受診治。義診團員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蔡維河教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最近氣候不穩定,氣溫忽冷忽熱,極易感冒;醫師指出,幾乎所有呼吸道感染都是經由飛沫傳染,最好是使用口罩來防流感!康聯預防醫學戴宏儀醫師表示,冷空氣容易刺激呼吸系統,減弱呼吸道防禦功能,引起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血液循環障礙,分泌物排泄困難,導致肺部感染;因此,在進入換季時節時,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許多研究證實,吃早餐跟學習效果成正相關,可提升學習時的注意力、記憶力,同時促進反應力,提升運動表現。國內學童大多有吃早餐習慣,但據國小學童營養調查顯示,台灣有半數學童早餐攝取過多脂肪、膽固醇,而鈣質、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又有偏少。營養師提醒,吃早餐注意5大原則,即可達到「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參加路跑、馬拉松,已成全民運動,但卻曾出現民眾因身體不適而必須中途停止,亦發生嚴重至猝死的不幸意外。台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黃信揚醫師建議,若活動現場增加「血糖檢測站」,民眾在賽前測量血糖值,掌握身體狀況,才能讓運動更安全又健康。運動時,身體會開始消耗血糖,超過30分鐘後,肝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