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衰竭患者選錯運動 恐有生命危險

心臟衰竭患者選錯運動 恐有生命危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雖然運動有益健康,但是心臟衰竭病友可要慎選運動!最近天氣炎熱,稍微活動就汗流浹背;醫師提醒,心臟衰竭病友選錯運動、運動量過大,容易脫水及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不但無益健康,反而傷身。

運動改善病情 死亡率風險降低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吳政儒表示,運動能夠訓練肌力、增加肺活量,對心臟衰竭病患來說,適度運動可使心肺耐受性增加,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更能降低死亡率。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運動治療介入心臟復健,心血管相關死亡率可減少20至30%。

心臟衰竭病患 適合有氧運動

運動的種類眾多,哪種才適合心臟衰竭病患呢?吳政儒主任認為,輕到中度的有氧運動較適合,例如散步、慢跑,最好採取漸進方式,慢慢增加至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而劇烈運動及競賽性活動則應避免,包括重量訓練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另外,運動的環境也要注意,避免溫差太大,環境最適宜溫度為攝氏25至28度,並選擇在空氣流通的地方。

身體不適快停止 老年人要留意

若在運動過程中,發生頭暈、目眩、心悸、胸痛,以及無法忍受的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運動,以免有生命危險。吳政儒主任指出,臨床統計,心臟疾病患者,從事激烈運動有較高的猝死風險,而大多心臟衰竭病患為老年人,運動後發生猝死及急性心肌梗塞機會,也比一般心臟病患者高。

心臟復健 減少心血管疾病惡化

適度運動有助心臟復健,其實廣義的心臟復健,涵蓋了運動療法、藥物治療、戒菸、營養諮詢,以及心理協助等多學科介入。吳政儒主任強調,透過行為改變可有效提高生理與心理健康,恢復社會功能,並進一步減少心血管疾病惡化,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整形術後、開心手術後,以及心臟衰竭與其他心血管病患都可適用。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勿併用 以免心腎功能惡化

如何延緩心臟衰竭病情一再惡化?吳政儒主任建議,每天測量血壓、脈搏及體重,體重變化必須控制在一天0.5-1公斤內,且每日飲水勿超過1000至1500毫升,包含蔬果、飲料、白開水及湯品,鹽分攝取也要注意,尤其對老年患者來說,限鹽比限水重要。烹調時少用調味料,以天然食材取代人工調味。另外,應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用心衰竭藥物,同時注意服藥時不可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併用,以免造成心血管收縮、腎功能惡化。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很多人習慣在早上來一杯咖啡,幫助提神,讓整天精神滿滿。你知道嗎?咖啡除了有提神醒腦的功效之外,還可以減少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的風險,增加認知能力! 阿茲海默症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的障礙,會使人漸漸喪失記憶,並出現語言和情緒上的障礙。當病況加重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性觀念開放,加上網路通訊交友軟體普遍,據統計,全國梅毒確診病例數已達3千多人,愛滋感染者達2萬7千多人;醫師表示,目前正逢暑假期間,不少年輕男女喜歡到夜店喝酒玩樂,一不小心就發生危險性行為,很容易感染性病,如梅毒,甚至愛滋病等,千萬要小心。台北市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5歲的李岳鴻從小家境清寒,一路靠著老師和同學幫忙,才能順利求學。今年父親因意外跌倒而傷重不治,慈濟志工伸出援手,協助喪葬費和助念,讓他感受到社會溫暖,因此受到啟發,到醫院做志工回饋更多人的善念。在親身體會過親人的生離死別後,在醫院幫助其他人,更能將心比心,也更懂得如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有亞斯伯格症兒童,常讓家長在教養上,有很大的身心壓力,必須承擔雙重壓力,包括教養上遇到挫折時,產生的自責,以及外界批評過於溺愛孩子的壓力。為協助家長理解孩子的行為問題、抒發個人情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將於今年10月開辦「走近孩子的心—家長支持團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