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告別酸性體質!營養師教你如何「鹼」單生活

(撰文/黃雅芬)

(諮詢/余朱青營養師)

(圖/優活健康網)

告別酸性體質!營養師教你如何「鹼」單生活

(常常覺得疲憊?小心酸性體質找上你!)

 

炎熱的夏天來臨,正是蚊蟲最愛出沒的季節,這個時候最容易看出誰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最明顯的特徵除了容易被蚊蟲叮咬外,也會有很多潛在的病症,如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等。而哪些生活習慣容易造成酸性體質?要告別酸性體質和感冒的侵襲,需要補充哪些食物或保健食品?就讓營養師來告訴你!

 

酸鹼觀念論點大不同 調整體質從改善日常生活習慣開始

告別酸性體質!營養師教你如何「鹼」單生活

 

(多攝取鹼性食物、作息正常及規律運動才是根本之道)

 

對於人的體質是否有酸鹼之分,各方論點大不同。營養師余朱青解釋,奧妙的人體具有平衡酸鹼功能的調節系統,不同器官的酸鹼值也各不相同,若從血液的酸鹼值來看,身體健康的人的血液多呈弱鹼性, pH值大概是7.35-7.45;而就營養學角度來看,食物也有分酸性與鹼性食物,像肉類、豆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屬性為酸性食物,蔬菜及大部分水果則屬於鹼性食物。

 

余營養師指出,若是經常吃肉,少吃蔬菜、水果的人,短時間會讓身體呈弱酸;而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不忌菸酒及缺乏運動者,體質也容易呈酸性。酸性體質的人的血液循環通常比較差,造成新陳代謝下降,進而產生血管周邊問題,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酸性體質也可能會影響內分泌導致慢性病、免疫力下降等等,營養師叮嚀,如果想要告別酸性體質,就要從日常生活開始改變!

1)         飲食-多吃青菜水果均衡飲食、儘量吃原形食物 (天然食物)、不過度烹調、少吃精緻食物。

2)         運動-保持運動習慣,以增加腸胃蠕動,如果腸子蠕動功能差,容易造成便秘和及毒素囤積。

3)         生活作息-生活作息規律、少熬夜都是維持體質保持健康鹼性的關鍵。

均衡的飲食、正常作息及適度的運動,是改變酸性體質、遠離疾病的最好方法。

 

絕佳鹼性食品 五大草本營養不能錯過!

告別酸性體質!營養師教你如何「鹼」單生活

 

(草本營養成分有助增加免疫力、調和酸性體質)

 

由於生活作息與飲食上的調整不易,很多人選擇多吃含特定草本成分的食物來補充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的營養素,如:小麥草、螺旋藻及杜莎藻。余朱青營養師解釋:小麥草是鹼性食物,具有豐富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市售的青汁就是指小麥草。至於螺旋藻及杜莎藻則是天然綜合維生素,有豐富植化素,植化素具抗氧化作用及增強免疫力效果。

 

除了藻類跟小麥草,利用菇類及茶葉類保健的人也越來越多,余營養師表示,像一直都非常熱門,號稱能補益全身的靈芝,就含有二個對身體健康有益的重要成分:1)多醣體:可提升免疫力,2)三萜類:是蕈菇類苦味來源,據研究報告顯示可做為抗癌食物,這也就是為什麼靈芝能長期受到大眾青睞的原因。而茶類營養素中的白茶,含有豐富兒茶素EGCG,EGCG有很強抗氧化成分、可以增加人體新陳代謝、達到美白的效果。不過,營養師也提醒,若是正在服用藥物的病人,尤其是腎臟疾病的病患,建議諮詢醫師後再選用。

告別酸性體質!營養師教你如何「鹼」單生活

草本成份保健食品讓你找回「鹼」單生活!

告別酸性體質!營養師教你如何「鹼」單生活

 

(透過營養品調整酸性體質,應先了解自我需求,才能正確補充)

 

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上很難直接攝取到均衡且足夠的營養,保健食品已是現在人們補充營養最主要的來源!營養師提醒大家,選擇保健食品前應該先判斷自己身體的真正需求,再找尋適合的保健品,並且要特別留意產品的成分說明,因為「正確補充」好過於「多量補充」。建議想調整酸性體質的人,可以選擇含有螺旋藻、小麥草、靈芝、白茶和杜沙藻等珍貴草本營養成分的保健產品,一次補充多種重要營養素,幫助調整體質、找回「鹼」單生活。

 

此外,選購保健食品時,建議可挑選原產於紐澳地區、具有悠久歷史且值得消費者信賴的保健品牌,產品須經由GMP認證工廠生產製造,並通過澳洲療效管理局(TGA)認證,讓您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放心調理忙碌的身心,還能從每一顆草本營養中感受到來自澳洲零負擔的純淨與天然!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5歲羅老先生因雙耳失聰過了一年多「黑白人生」,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為他裝電子耳恢復聽力。羅先生打電話給老朋友,還被誤為「詐騙集團」。現在他聽力跟溝通完全沒問題,歡喜重拾健康生活。 一年多前失聰 溝通全靠筆談 羅老先生是國術九段高手,60多來工作之餘勤跑社區...

閱讀詳情 »

▲什麼是銀髮友善食品? 所謂的「銀髮友善食品」,簡單來說就是指符合銀髮族需求,且方便容易料理的食品。臺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人口結構型態的變化,將引發飲食需求樣貌的改變。為了更貼近銀髮長者的飲食需求,農委會這次舉辦的評選活動,將針對使用臺灣在地農產原料且符合食品安全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53歲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僵直性脊椎炎之苦,前陣子在工作時幫忙同事拉樹藤,事後覺得頸椎痠痛,當晚頸部延伸至兩肩不斷抽痛,頸部延伸雙肩胛疼痛加劇,就醫後進行電腦斷層檢查,醫生告知頸椎第6/7節交界處骨折,因頭部的重量將骨折的地方拉開,導致頸椎上下錯位,開刀困難。 下巴越靠近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不少青少年、小孩希望透過打籃球、運動,讓自己長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提醒,小孩大量喝含糖飲料,容易干擾生長激素、影響身高發展。當然,不只飲食、生活習慣影響身高,疾病也是重要因素。像生長激素缺乏、罹患透納氏症候群等,都會造成身高發展遲緩,此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