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咚咚咚!心臟過動跳不停,容易導致...

咚咚咚!心臟過動跳不停,容易導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統計,目前國內約有23萬人有心房顫動,但民眾對於心房顫動認知不足,常常忽視危險性,往往等到併發症來臨時才知為時已晚,心律不整是許多心跳不正常情形或疾病的集合名詞,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每分鐘大於100下)、心跳過慢(每分鐘小於50下),這些都屬於心律不整,其中最常見且最重要、甚至造成中風的心律不整就是「心房顫動」。

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

心房顫動是因異常快速的電氣活動所導致,主要症狀包含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等等;主要原因為心臟老化,其他如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竭、甲狀腺亢進等相關疾病患者,也容易同時罹患心房顫動,然而,心房顫動主要分為兩大類型:

1)陣發性心房顫動/

以短暫、間歇性發作形式出現,異常節律通常在短時間內便回復正常,數秒至數小時不等,最多七天。

2)持續性心房顫動/

不會自行回復為正常節律,必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果心房顫動症狀持續超過一年,便稱為「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

「進行式」疾病 輕忽恐病情惡化

由於心房顫動初期症狀發生時十分短暫,約持續幾秒或幾分鐘就能舒緩,且深呼吸就恢復正常,症狀不明顯,經常被民眾忽視,但心房顫動是一種「進行式」的疾病,若開始為「陣發性」卻輕忽不治療,恐導致病情惡化,轉變為「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促使發作更為頻繁,每次持續時間也會更持久。

心房顫動543 自我檢測最心安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為宣導國人對於心臟疾病的正確觀念,推出「心房顫動543,自我檢測最心安」,期許民眾透過簡單的口號,自我檢測自身的心臟健康;若發現自己符合其中多數項目,建議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 5大好發族群 /

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竭、甲狀腺亢進。

 4大有感症狀 /

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

● 3大心跳指標 /

忽快忽慢、忽大忽小、忽強忽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74歲男性林先生,因黃疸、皮膚癢、胃口不好,就醫尋求協助,被醫院診斷罹患胰臟癌,林先生轉至別院進一步尋求協助,經由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並非罹患胰臟癌,而是較為罕見的「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服用類固醇進行治療,免去開刀的風險。 與胰臟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為預防流感,近期各級學校陸續安排學生校園集體接種流感疫苗,針對校園集體接種可能產生的暈針,疾管署呼籲,校園集中接種省事又方便,提醒尚未接種流感疫苗者儘速接種。 聚集性暈針 亦稱集體心因性疾病 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李秉穎表示,暈針反應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彰化秀水鄉等8個鄉鎮,C型肝炎罹患率偏高,其中又以秀水鄉、大城鄉、溪湖鎮的比例較高,許多患者害怕治療過程,導致整體治療率極低,事實上,C肝應尋求專業協助,否則等到不舒服時,通常已經惡化成肝硬化或肝癌,C肝是可以治好的,不像B肝只能控制,目前的健保給付治療可達8成左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新北市市長朱立倫25日至板橋江翠國中,關心學生及教職員工接種流感疫苗時表示,校園的生活環境集中、互動密切,更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接種流感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方式,朱立倫市長指出,流感爆發快且流行廣,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長者、學童及嬰幼兒與慢性病患者都是高危險群,要儘快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