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是心臟衰竭?真相是…

咳咳咳〜感冒咳嗽咳出來的痰,一般常見為白色、黃色或綠色黏痰,但是,網路有一說:「如果咳出的痰顏色是粉紅色,且為泡沫狀,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是真的嗎?到底痰的顏色與身體的臟器有關聯嗎?或是能對應到某些疾病的徵兆嗎?

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是心臟衰竭?真相是…

中醫:痰與人體肺、脾、腎關係最為密切

生病時痰多、卡痰,都十分令人困擾,就怕痰咳不出來,會產生併發症的問題。鄧佳明中醫師表示,中醫的「痰」有外、內之分,外痰(狹義分)為呼吸道排出的痰,稱「有形之痰」;內痰(廣義分)是指水液代謝過程不暢通而產生的廢物,隨氣血運行而流竄全身,其位置不定,故稱「無形之痰」,它們可引起許多疾病。

以中醫理論來看,痰與人體肺、脾、腎最為密切,「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氣壅則痰聚,氣順則痰消,所以說:「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中醫認為,「百疾皆由痰作祟」、「頑痰生怪癥」,又說「百病皆因濕作祟」。

痰的形態、顏色與屬性 對應的臟器與疾病徵兆

中醫看痰的顏色所對應的臟器,以及痰的形態、顏色與屬性,鄧佳明中醫師表示,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1.肺熱咳痰:咳出之痰色黃、黏稠,有塊,或痰中帶血。證見發熱咳嗽,胸痛喘促或鼻翼煽動,面紅目赤,咽喉紅腫疼痛,口渴唇燥,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滑數或數而有力。

2.肺寒咳痰:咳出之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惡寒重而發熱輕,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亦可見面后黧黑,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舌淡白或紫暗,苔白滑,脈沉弦或緊。

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是心臟衰竭?真相是…

以中醫理論來看,痰與人體肺、脾、腎最為密切。

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是心臟衰竭?真相是…

中醫會看痰的顏色所對應的臟器,以及痰的形態、顏色與屬性。

3.風邪犯肺咳痰:咳出之痰液清稀多泡沫,伴見發熱惡寒,咳嗽,鼻塞流涕,咽乾癢,頭身痛,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浮數。

4.陰虛肺燥咳痰:因為痰少黏稠難以咳出,咳痰帶血或咳血。燥邪所致者,兼見發熱或惡風寒,胸痛,唇焦,鼻燥,咽乾,口渴;如為陰虛所致,則見手足心熱,虛煩不寐,潮熱盜汗,兩顴紅赤,舌鮮紅少苔或苔黃而燥,脈浮數或沉細數。

5.濕邪犯肺咳痰:特徵為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四肢困重無力,眩暈,嗜臥,面虛浮,脘悶納呆,便溏,口甜黏,多見於咳嗽日久,或老年病人,舌體胖大有齒痕、色晦暗、苔白膩、脈滑緩。

6.濕熱蘊肺咳痰:特徵為咳吐膿血痰或咳痰腥臭,高熱或潮熱,胸悶疼痛,轉側不利,甚則喘不能臥,有汗,口乾咽燥而不渴,煩躁,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數而有力。

粉紅色的泡泡痰 多見急性肺水腫

了解以上痰的屬性分類之後,再來看網路流傳「有粉紅色的泡泡痰,小心是心臟衰竭的徵兆」的說法,到底是否正確?鄧佳明中醫師表示,粉紅色或血性泡沫痰,多見急性肺水腫,並不是心臟衰竭主要症狀。此外,以下是比較簡單易記,從痰的顏色觀察可能潛藏的疾病:

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是心臟衰竭?真相是…

粉紅色或血性泡沫痰,多見急性肺水腫,並不是心臟衰竭主要症狀。

1.巧克力色痰:紅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見於阿米巴肝膿腫潰穿入肺內引起的肺阿米巴病。

2.黃色或綠色黏痰:提示呼吸道存在化膿性感染,綠色痰常因含膽汁,變性血紅蛋白或綠膿素所致,見於黃疸、吸收緩慢的肺炎球菌肺炎、肺部綠膿桿菌感染。

3.血性痰:見於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

4.鐵鏽色痰:見於肺炎球菌肺炎。

5.粉紅色或血性泡沫痰:多見急性肺水腫。

6灰色或黑色痰:見於各種塵肺,如煤塵肺等。

7.棕色痰:見於肺梗死,肺含鐵血黃色沉著症。

【健康小叮嚀】:

建議,有粉紅色泡沫痰的原因有很多,應該盡快就醫,進行痰液檢查為佳,請醫師針對病情開立處方及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8/578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讓更多C型肝炎病人能夠盡早接受全口服抗病毒新藥的治療,並達到2025年台灣消除C肝的願景,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於日前通過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不再限定肝纖維化程度。這項開放新制預計自108年元月上路,預計未來7年全台至少約21萬名C肝病人受惠。B肝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前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2018顱顏家庭閃閃發光-北部年會暨獎學金頒獎典禮」,今年獎助學金申請人數,全台共計有134人獲獎,北部有98個顱顏家庭,共199個人抱著回娘家的心情歡欣參與盛會。其中,獲獎的陳佳琳,因患有脣顎裂,教師一句「她浮不出檯面,模範生換人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體恤81歲母親 中藥補身卻出包 身體不舒服時,還是找醫師看診最保險!81歲張姓婦人因長年務農而筋骨痠痛,孝順的子女特地去中藥房,依照藥方購買含有川烏、草烏等中藥材回家煎煮給母親服用,卻出現噁心、嘔吐及心悸,趕緊送急診由心臟內科醫師救治後,總算恢復健康。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僅兩杯手搖飲重的早產寶寶,即便擁有護理專業的母親也頓時忙盲茫!為了讓早產寶寶有更好的照護,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於今(107)年的世界早產兒日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與早產兒爸媽一同守護小腳ㄚ。 早產兒提早報到 父母照護霧煞煞護理師小花因體質關係,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