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咳嗽就要換內褲?一笑就濕超尷尬…原來是這裡有問題!

咳嗽就要換內褲?一笑就濕超尷尬…原來是這裡有問題!

你是不是只要遇到提重物、大笑、打噴嚏、咳嗽就會不小心漏尿?明明沒有尿意,卻還是會因為用力而不小心漏了一兩滴,這就是所謂的「應力性尿失禁」。有部分女性因為漏尿過於頻繁而導致生活上的不便,例如漏尿後的私密處悶濕、散發明顯的尿騷味等,這些困擾也會影響到女性私密處的健康,絕對是不可被輕忽的。

         

根據統計,25~55歲之間婦女當中約有20%有漏尿的困擾,隨著年紀的增長與生產次數,問題往往會越來越嚴重;其中漏尿更好發於產後婦女、長期憋尿、停經後婦女或曾有骨盆手術之族群。

l   產後婦女:懷孕過程中,女性的盆底肌幾乎都在支撐胎兒與胎盤的重量,並且在分娩的過程中持續的擠壓,造成盆底肌受損與弱化。產後若無特別進行運動修復,很容易漏尿、頻尿或陰道鬆弛的症狀。

l   長期憋尿:常見於久坐的上班族群,因為長期憋尿會造成膀胱功能失調,提高尿道感染的可能性,產生急迫性尿失禁。

l   停經後婦女:更年期停經後缺乏女性賀爾蒙,造成尿道括約肌膠原蛋白萎縮,就像機車的煞車長久使用下來煞車皮磨損,煞車按得再緊也來不及止住。

咳嗽就要換內褲?一笑就濕超尷尬…原來是這裡有問題!

最常見的應力性尿失禁是因為「盆底肌」弱化,當腹壓增加的時候,例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抬重物、跳躍、跑步時,就發生尿液不受控制而滲漏出來的現象。若情況嚴重,連走路也可能漏尿。除了漏尿症狀,盆底肌損傷若沒有及時治療,還可能出現陰道膨出、子宮脫垂、直腸膨出、膀胱膨出等問題,這些問題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需要手術治療。

咳嗽就要換內褲?一笑就濕超尷尬…原來是這裡有問題!

盆底肌不像其他肌肉,一般來說不會刻意去鍛鍊,再加上因為鍛鍊不易,通常會等到出現漏尿症狀時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但此時可能已錯過最佳復原的黃金治療期。

而產後婦女容易有應力性尿失禁是因為通常只注意到骨盆歸位的狀況,較少主動關切盆底肌韌性的修復,加上產後又忙於新生兒照顧而疏忽掉自己漏尿的症狀,導致日後因為漏尿失去自信,在性生活與生活品質上大大扣分。

 

想要改善應力性尿失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對於盆底肌進行鍛鍊,強化肌肉力量:透過「凱格爾運動」,藉由練習骨盆底肌肉群,讓尿道的支撐力變好,可預防陰道鬆弛、頻尿及尿失禁。

但維持盆底肌肉強度需要定期定量的練習,也必須清楚盆底肌肉的位置與收縮方式,所以除了自主凱格爾運動的訓練,現在也有一個全新的「EMSELLA G動椅」療程,是高強度的電磁聚焦技術,利用電流刺激,一次療程可以產生一萬多次的盆底肌肉收縮,能夠強化盆底肌與改善漏尿狀況,甚至回復正常,或是提升其他盆底肌相關的器官功能。

咳嗽就要換內褲?一笑就濕超尷尬…原來是這裡有問題!

(更多相關資訊_EMSELLA G動椅官網:https://www.emsellahifem.com/)

EMSELLA G動椅的療程為非侵入性,不用脫去衣褲,無須如內診般在療程中張開雙腿,乘坐28分鐘即可完成一次療程,沒有恢復期,於療程後無須擔心傷口或感染問題,而且比起自主進行凱格爾運動效果更明顯,也不會因為運動姿勢不正確導致其他問題,G動椅療程施作時,亦有專業醫師在旁協助,是一全新方便快速的選擇,可以更有效提升盆底肌力。

咳嗽就要換內褲?一笑就濕超尷尬…原來是這裡有問題!

盆底肌的健康狀況對於生活的影響很大,且修復的黃金期短,若已經有出現漏尿症狀者一定要進行檢查,依照自身的狀況進行積極的修復治療哦!

相關推薦

靜脈曲張潛在的危機比你想像中更可怕!藝人阿布日前上緯來《醫次搞定》分享自己就有遺傳性的靜脈曲張:「之前常出外景要坐車十幾個小時,坐到後來腳都僵硬掉,血液沒有回流。」阿布更現場直接拉起褲管展示,只要坐著再站起來,過一會腿部就會血管浮腫,嚴重的程度讓小禎驚呼:「你這是燙傷吧!」 同場來賓沈玉琳也開玩笑表...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藥成分ranitidine原料藥自傳出含有恐致癌性成分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之後,國內檢驗報告陸續出爐,最新驚見一款胃藥驗出超標,食藥署今(8)日公布接獲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通報,旗下「壽元瑞寧25毫克/毫...

閱讀詳情 »

▲今年冬季流感流行期目前預估將晚報到。(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農曆春節期間一向是國人感染冬季流感的高峰,但今年這種規律性將被打破,疾管署今(8)日表示,受到聖嬰年的氣候影響,今年夏季流感已經遲到2個月才進入流行,連帶的冬季流感疫情依現有資料預估,亦會延遲...

閱讀詳情 »

▲國內腸病毒疫情已過高峰但仍在流行期。(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腸病毒疫情雖然已經過了高峰,但仍在流行期,疾管署今(8)日下午就最新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個案,且分布在北、中、南都有,其中年紀最小僅2歲,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個案家中都有同住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