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哪些人不宜使用電療?

哪些人不宜使用電療?

電療是利用微弱電流刺激肌肉收縮,以達到紓緩患處疼痛的一種治療方式。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電療的適用範圍廣且可有效減輕疼痛,是復健科很常使用的一種治療工具;然而,若體內有心律調節器、加裝支架或其他金屬物質、嚴重骨質疏鬆、懷孕、或皮膚有開放性傷口者,都不建議使用電療。若有任何疑慮,應在問診時主動告知,以利醫師的診斷治療。

 

哪些人不宜使用電療?

 

哪些情況下不宜使用電療呢?

 

1. 體內有醫療器材者:體內若有金屬植入物(如心臟支架、骨折鋼釘),或是心律調節器等醫材等,都不可使用電療。

 

2. 皮膚狀態不良:若皮膚有開放性傷口時,不宜接受電療。

 

3. 前胸前頸疼痛者:電療不適合使用在前胸及前頸部,以免影響心跳與呼吸。

 

4. 血壓異常者:若有嚴重高血壓與低血壓患者,也不適合使用電療。

 

此外,復健科張凱翔醫師也提醒,若有下列情況者,最好在治療前主動告知醫師,以利醫師給予合適之治療處置。

 

1. 特殊疾病者:糖尿病、神經損傷患者對溫度及疼痛感覺異常或遲鈍者,應在治療前主動告知醫師。此外,若有心肺疾病、嚴重骨質疏鬆、血管性疾病者、惡性腫瘤者,亦不適合接受電療,治療前最好諮詢醫師的診斷建議。

 

2. 特殊體況者:若有癲癇病史或正處於懷孕期間時,應主動告知醫師,以利診斷治療。

 

3. 對治療敏感者:若對於電療刺激感覺過度敏感者,應在治療前主動告知醫師。

 

4. 痛症不明者:若沒有精確定位出病因及病灶的情況下,不建議任意使用電療,應先請醫師診斷找出病灶後再進行治療,不適症狀方能獲得改善。

 

復健科張凱翔醫師提醒,電療不是開越強越好,也不是電療時間越久越好,應依照個人的痠痛狀況與身體負荷的狀況進行調整,每次治療約15至20分鐘即可,過度使用恐導致疼痛加劇,甚至導致肌肉、皮膚受傷喔。

 

電療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復健科、骨科、中醫」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張凱翔醫師

 

延伸閱讀:

【什麼是暈針?】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536

【如何避免暈針?】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525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哪些人不宜使用電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台灣癌症病友尋找用永續資源當後盾!身為癌症病友家屬的立法委員余天今(5)日攜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仿效英國,盡速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CDF),支持病友勇敢抗癌,並確保健保資源永續。余天表示,台灣推行健保的目的是希望國人「病得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入5月後,本土疫情急速升溫,短短一周就從破萬例竄高到破3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3010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035例本土個案及71例境外移入(3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單日又5死!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新增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4日至4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6日至4月29日。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本身長期臥床使用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快篩陽=確診」中央決定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正式公布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病例定義,新增確定病例條件: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用再外出做PCR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