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名少年身上莫名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竟然是種癌症?

一名少年在打完籃球之後,身上居然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居然是種癌症?

一名少年身上莫名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竟然是種癌症?

圖片來源以下同

原本以為孩子只是普通的皮膚過敏,一查竟是白血病!8月5日,中國一名12歲的小男孩在打完籃球回家後全身長出一粒粒的「紅疙瘩」,以為突發皮疹,被父母緊急送醫後查出竟是患了白血病。眼看過了暑假就要上國中了,如今只能休學治病。

今年12歲的小文剛剛小學六年級畢業,再過10多天,他就將步入中學,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打亂了所有的計劃。8月5日下午,小文像往常一樣去打籃球,結束運動回家後,突然身上長出一粒粒的紅色肉疙瘩,嚇壞了鄧先生夫妻倆。以為孩子只是突發皮膚疾病,鄧先生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檢查。

鄧先生介紹,兒子的體檢報告出來後,醫生告知,小文的其中幾項指標出現異常,不是簡單的皮膚問題,建議再做其它檢查。當晚深夜至6​​日凌晨,鄧先生將小文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進一步血液檢查。檢查結果令人驚訝: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病情確診後,小文隨即住進醫院。鄧先生介紹,第二天,小文出現發熱並伴隨頭暈頭痛症狀。8月12日,小文接受了第一次化療。鄧先生說,小文雖然年紀小,但懂事,無意間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後,小文一度心情落到谷底,說話越來越少,看得鄧先生心疼不已。

醫生告知,最理想的治愈率可以達到70%,如果三個月後第一個療程有所好轉,便可出院回家觀察治療,到一定時間再回醫院複查,等3至5年觀察一切正常沒有復發後,小文便能恢復到正常健康狀態。

 

小病不起眼可能成為健康大問題

一名少年身上莫名長出一顆顆紅色的疙瘩...經醫院檢查過後......竟然是種癌症?
據了解,小文所患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般起病急驟。臨床表現與白血病細胞的增生與浸潤有關。專家表示,白血病的初期出現的症狀不光只有貧血、發熱、出血,像皮膚上長肉瘤、紅疙瘩、肚子疼、骨關節疼痛等看似和白血病關係不大的症狀,也可能是發病的信號,持續一段時間不見好可以查查血做個篩查,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白血病簡介(來源)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因骨髓造血細胞產生不正常增生,進而影響骨髓造血功能的惡性疾病。白血病依照臨床病程進展的速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其次,再依細胞的來源及型態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成因及流行病學

白血病的病因通常不明。已知可能造成白血病的因素包括放射線的曝露、某些化學藥物如乙苯的接觸、先前接受過癌症化學治療、和某些先天性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等。
大部分的病人都沒有以上的危險因子,屬於原發性白血病。白血病的發生率每年每十萬人口約2-4人,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越高,最常見的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約佔五成;其次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約佔兩成多;再其次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較少。

這種疾病是無法預防的!只能觀察跟觀看結果如何。小編提醒大家,若是身邊有人出現貧血、發熱、出血,像皮膚上長肉瘤、紅疙瘩、肚子疼、骨關節疼痛等症狀,請一定要讓他們急速送醫喔!

 

via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表現傑出,迄今寫下連續11天確診加零、36天沒有本土個案的新紀錄;總統蔡英文今(19)日上午11點30分亦冒著大雨親自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並慰勞防疫人員,不僅帶來台南市長黃偉哲所準備的十款「台南好麵」,蔡英文也親自...

閱讀詳情 »

對某些肥胖者來說,減重或許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現在過的很好、沒必要減肥、減肥太辛苦等等,往往是他們的心聲。台北一位年屆40歲的熟男工程師陳先生,過往也是這些拒絕減重者的一員,年輕體重曾經只有58公斤的他,因工作與年紀關係體重直飆超過100公斤,但即使如此他也未曾感受到減重的急迫性,直到某一天自己感覺像...

閱讀詳情 »

▲(照/書田診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莫名的牙痛,可能是腦中藏了大炸彈!一名43歲男子過去幾個月以來,左上顎一直鬧牙痛,儘管陸續拔除幾根蛀牙的大臼齒,疼痛卻不見任何改善,一度又診斷為左側三叉神經痛,醫師給藥後,進一步安排三叉神經暨腦幹神經迴路傳導檢查,發現竟有傳導異常現象,這...

閱讀詳情 »

▲當代牙醫數位全瓷美學中心 張志漢醫師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每天早晚刷牙時,盯著鏡子裡的自己,怎麼一口牙齒總是黃黃的?看起來暗沈不夠亮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當心牙齒已經被染色了!專業牙醫師一次解惑,常見牙齒染色元凶主要有兩大原因,一種是飲食過多含色素食物,像咖啡、奶茶、紅酒等;一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