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

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已12年蟬聯癌症之首,也是死亡率前三名的癌症。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表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或國外皆顯示增加,但死亡率卻下降了,且以早期(0期及1期)癌症發現者居多,表示癌症的篩檢普及化,促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了治癒率和存活率。因此提醒民眾切莫輕忽自身排便的異狀,並定期接受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為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

 

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可發現腸內的病灶,兼具診斷和治療的功用。但到底什麼是大腸鏡呢?孫麒洹醫師表示,大腸鏡是內視鏡的一種,內層是一條細細的導光纖維、外層由塑膠材質包覆,從人體的肛門處伸入,順著大腸ㄇ字型的走向檢查,檢查的範圍包括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最後到盲腸處,沿途觀察腸道是否有發炎、出血、潰瘍、瘜肉、腫瘤等問題,以進一步評斷合宜的治療處置。

 

孫麒洹醫師指出,大腸鏡可說是診斷腸癌及腸疾的有效且直接的工具,當糞便檢查出現潛血反應、解血便、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貧血、便秘或長期腹瀉、慢性腹痛、影像學檢查疑似有大腸病灶等都可能是大腸疾病的徵兆,建議主動就診,醫師會根據症狀評估是否需接受大腸鏡檢查;此外,若家族患有大腸癌病史者也可能是腸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瞭解個人腸道健康狀態。另外,孫麒洹醫師分享有許多民眾前來就診時,已經是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因為病友誤把肛門流血當做痔瘡出血,把腹痛、拉肚子當成吃壞東西或腸胃發炎,而輕忽了大腸癌的症狀。

 

孫麒洹醫師鼓勵民眾-縱使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幾位,但現在治療方式的進步,民眾應對於大腸癌的相關症狀不輕忽,勇敢接受檢查及治療,和醫療團隊相互配合,就能提早診斷出大腸癌並接受治療,而提高治癒和存活率,再次提醒民眾勿忘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個人健康。

 

大腸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大腸直腸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孫麒洹醫師

 

延伸閱讀:

【糞便檢查採樣方法】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35

【糞便檢查結果須知】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41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

相關推薦

一、肺功能檢查1、憋氣深吸一口氣,然後憋氣,時間越久越好。能憋氣50秒鐘最理想(50歲為30秒、60歲為25秒),如果少於10秒,說明肺功能很差。2、吹氣深吸一口氣,然後勐吹氣,能在3秒內吹完則肺功能正常(50歲為4秒,60歲為5秒)。中老年人吹氣時間超過6秒,預示肺功能下降,可能存在氣道阻塞性肺疾...

閱讀詳情 »

你曾經有過睡一半突然醒來,但意識不清好像酒醉,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甚至躁動不安?你可能有「意識不清的喚醒」(Confusional arousal) 症。根據研究每七個人就有一位會有這樣的症狀,如果自己或親人有這樣的情形,就需要就醫。 「意識不清的喚醒」是一種睡眠中異常的症狀,患者通常在睡眠過程前...

閱讀詳情 »

過去大家對於電子菸有一種說法,就是它不會造成二手菸,不過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項新的研究修正了這種觀念。整體來說,電子菸釋出有害粒子的程度,比傳統紙菸少 10 倍,不過在某些金屬粒子方面還是有顯著增加。世界衛生組織也在日前呼籲各國政府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使用電子菸,同時限制業者向青少年推廣,例如禁止一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