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哪種睡覺方式堪稱「第一大補?!」 補到了,不僅回春!還像小孩子一樣精力充沛!

 

 

 
 
「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可見,睡眠為第一大補。俗話說「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徹夜難睡,渾身疲憊。」因此,睡覺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怎麼睡覺最補呢?
 

睡眠為第一大補,告訴你怎麼睡覺最補!

老子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通俗來講,睡覺是人修養生息、養精蓄銳的過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白天工作、學習則是釋放能量的過程。陰陽各半,缺一不可。

睡覺時間

最佳睡覺時間應該是亥時(21-23點)至寅時(3-5點)末,也就是在晚上21點睡下,早晨5點起床。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此時進入睡眠狀態,百脈可修養生息,可使人一生身無大疾。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亥時睡,寅時起。可惜現代人很少能夠做到,所以大街上臉色紅潤的人越來越少。女性若想長久保持睡顏姣好,就應早睡早起。

另外,中醫理論還認為:「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於膽。」膽又為少陽,「少陽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時睡覺,或睡覺質量不好,第二天少陽之氣沒有升起,人就易睏乏,沒有精神。除了晚上要保證良好的睡覺外,中午午時(11-13點)也要安排半個小時入睡(午睡被稱為美容覺,養顏效果明顯)。

夜裡睡得晚易傷膽,還會患抑鬱症

由於人的細胞100天左右更新一次,故古代養生家講:「睡覺為養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補不回來」。另外,經常夜裡睡得過晚會傷膽氣,嚴重者會患抑鬱症。《皇帝內經》云:「氣以壯膽。」「十一臟腑取決於膽」人體五臟六腑之氣都取決於膽,取決於膽氣的生髮,如果膽氣能夠生髮起來,身體就不會受到影響。23點至凌晨一點是子時,膽京最旺。人在睡眠中蓄養膽氣,不睡覺就會消耗膽氣,嚴重者出現「抑鬱症」做事也會缺乏膽量。

子時不睡,除造成膽汁新陳代謝不利外,還可造成貧血、供血不足。膽虛上不明目,血虛下不養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酸軟之症。肝膽在無形中為青色,子時不睡面色易返青、丑時未睡面色則易鐵青。肺在無形中為白色,寅時末睡面色就易青灰。

起床時間要順時

凌晨3點是一天的「立春」,6點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點醒了,人體的細胞在這個時空感應下也醒了。在每天3點到5點之間醒了無須再睡,有時侯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床,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過天地的。5點前還沒有起床,6點「春分」人的神就出不來,使人精神不足。

如果晚上睡得過晚會耗殺陽氣,早上起得過晚會封殺陽氣。這叫「雙殺」。因此,既使睡晚了,早5點前也要起,中午補個覺,防止「雙殺」。血管堵塞請服用至善大豆肽蛋白片,疏通血管循環系統,清除血管垃圾,溶解血栓,三高,中風、梗塞的患者可徹底解決,因血管堵塞引起的問題,都可使用。

睡覺房間不宜過大

睡覺的房間不宜太大,主要是為聚集陽氣。傳統養生講究睡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夏天再熱也不要開電扇和空調睡覺。人睡著了身體表面會形成陽氣保護層。如果風把這層陽氣吹散了,體內還會補充。循環往複淘干陽氣,早上起來渾身沒勁,面色黃,頭如布裹。如果夏天太熱,可關卧室門開空調把房間吹涼,人沖完澡迅速睡覺。涼爽空氣可保持1個多小時,人已經睡著了。如果中間熱醒,可再按這個辦法做一次。

晚飽不宜過飽

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信息不斷傳向大腦,致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誘發糖尿病。同時,晚餐過飽,必然有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加之睡眠時腸壁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有可能促進大腸癌的發生。故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食,因為這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搶救不及,往往會危及生命。

另外,晚飯吃得過飽,耗氣就多,耗氣就要動氣,就擾動了陽氣。晚上陽氣不足,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食物積存在胃內,郁久就化熱,容易產生胃熱,陽盛則熱,就會睡不好覺,影響睡眠質量。因此,晚飲不宜過飽,也是怎樣睡覺最補的好方法。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現代父母忙、茫、盲,造成孩子肥胖!有的沒時間煮飯、有的缺乏料理技巧,還有家長甚至放任孩子飲食,據統計,雙薪家庭的胖小孩比例高達7成。台灣癌症基會為了提醒家長注意孩童飲食,邀請知名主廚柯俊年及黃景龍,利用超商常見御飯糰、炸雞排等食材,只要10分鐘,將其改造成富含蔬果,且營養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南市營業衛生自治條例已於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正式實施,該市衛生局並於近日展開稽查;結果發現,一家美髮業者所準備的急救箱內藥品已過期,而且從業人員並無健檢紀錄。該局已開立限期改善通知單,要求業者28日內改善完成,若屆期仍未改善,將依法處以負責人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台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腸病毒流行期,國內上週新增2例重症個案。其中一例為居住在北部的男嬰,出生4天後,出現發燒、敗血症及內出血等症狀,確認感染「伊科30型」,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另一例感染「腸病毒71型」的5歲大男童,同樣居住在北部,目前已康復出院。疾病管制局提醒,目前仍處於腸病毒流行期,家有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蘇力颱風上周肆虐,挾帶驚人豪雨,國內登革熱疫情,恐在1個半月至2個月後攀升!此外,根據國際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疫情為近幾年來最嚴重。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提醒民眾,務必徹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以免發生登革熱疫情;如前往東南亞國家,應採取防蚊措施。疾管局公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