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哺乳媽媽乳房腫脹誤認乳腺炎 延遲就醫已成晚期癌

哺乳媽媽乳房腫脹誤認乳腺炎 延遲就醫已成晚期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2歲年輕媽媽,生產後因哺餵母乳,常感乳房腫脹、疼痛,加上照顧初生嬰兒,更是時常腰痠背痛,原以為乳房腫脹、疼痛是乳腺炎,家人還特地找了許多疏通乳腺的偏方給她服用,直到乳房的疼痛腫脹已經超過忍受範圍,才就醫檢查。沒想到竟是罹患晚期乳癌,且癌症已轉移至骨骼,以致她經常腰痠背痛。醫師不斷鼓勵媽媽為了年幼的孩子要積極配合治療,以化療搭配單株抗體治療骨轉移,至今已兩年,控制情形良好,治療效果相當令人驚喜。

六成乳癌患者發生骨轉移 應積極預防

收治這名乳癌病人的長安醫院乳房外科吳嘉隆醫師解釋,乳癌患者發生轉移約有百分之六十是骨轉移,尤其常侵犯靠近乳房的中央骨骼,如胸椎、腰椎等,會造成脊椎壓迫,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建議乳癌患者應重視骨轉移的問題;初期乳癌患者,可定期接受骨頭掃描,並依照建議時程施打保骨針,維持骨骼健康;若為晚期患者,發生骨轉移,使用單株抗體保骨針搭配化療,也能有效降低骨轉移相關併發症,保骨又保生活品質。

全方位醫療 檢查、評估、治療一次到位

吳嘉隆醫師說明,癌症患者常因每執行一項檢查,就要請假一次,並且等待報告時間又長,患者除了生理不適外,心裡的煎熬更是折磨;因此,特地安排各項檢查會一次做完,並由醫事檢查人員判定後,立即與醫師討論,便可與患者溝通,選擇治療方式,爭取癌症治療時間,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長安醫院更引進微創治療技術,讓乳癌患者能接受更精準的治療,由於傷口小,復原時間縮短,患者能更快回到生活常軌。

病友團體加油打氣 從絕望到滿懷希望

長安醫院也定期舉辦癌症病友團體分享會,藉由病友間彼此分享治療心路歷程,能鼓勵癌友堅強抗癌;曾有一名因照顧罹患喉癌丈夫的女士,在得知自己也罹患乳癌後,相當絕望,與醫師說要放棄生命,透過病友支持才決定接受治療,術後確認清除癌細胞,開心到喜極而泣,現在更成為病友團體志工,定期到分享會鼓勵其他患者;因此,吳醫師也藉此呼籲,罹癌別喪氣,正向抗癌才有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持續新冠肺炎零確診,今(1)日農民準備6粒西瓜,象徵連續6天沒確診,隨著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視,醫院探視也將朝類似方向執行。同時,中華職棒已與指揮中心討論,共同擬定球迷開放入場計畫,距離民眾可以觀看球賽日子應該不遠。 長照機構探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目前洗腎人數約有九萬多人,不論洗腎病患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個案仍有八至九千人。花蓮慈院每年照顧超過三千名花東區腎臟病患者,整合跨科別、跨專業提供腎臟病病人更多元的醫療資源,今年更通過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腎臟病照護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影響我們例行的上學、工作及生活作息,而疫情持續地延燒可能造成憂慮、焦慮、憤怒、恐懼等情緒問題,不僅大人會焦慮,孩子也會跟著緊張。有些孩子因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回學校上課擔心同學異樣眼光;或對畢業旅行取消感到失落,面對疫情,重視孩子的心理防護和重視不被感染同樣重要,我們可幫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在追求低鹽飲食的生活嗎,但明明吃得很清淡,卻還是有各種疾病纏身呢,根據《你的身體想要鹽》一書指出,其實一昧減糖並不會讓身體更健康,反而透過適量的攝取鹽量,幫助身體找回鹹平衡;作者金銀淑與張真起指出,人不只是要活下來,而是要活得更好更健康,因此唯有聽從身體的渴望攝取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