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哺餵母乳至少六個月 對寶寶和媽媽有這些好處

哺餵母乳至少六個月 對寶寶和媽媽有這些好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告資料顯示,在台灣六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為44.8%,雖然高於全球平均值

38%,但自101年的49.6%以來呈現逐年遞減,主要原因之一與社會環境變遷、就業婦女增加有關。

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吳淑娟醫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理想狀態應維持續哺餵母乳直至2歲以上;如果沒有辦法,也至少應哺餵至6個月以上,對寶寶和媽媽都會有好處。

提供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條件

關於哺餵母乳的好處,吳淑娟醫師表示,第一可提供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條件。由於母乳有豐富且好吸收的養份,對孩子各器官發展、尤其是腦部的發展相當有助益。曾有學者研究,喝母乳的寶寶和喝配方奶的寶寶,在一般情況照顧下相比,喝母乳的寶寶相對智商較高。此外,母乳含有許多抗發炎因子及抗體,可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就有研究顯示母奶可以降低寶寶中耳炎、肺炎這些常見的急性感染的比例。另外喝母乳的寶寶成年後三高、罹癌的比例會比較少一點,母乳的好處可以延續到將來成年後維持健康體質。

滿足寶寶生理與心理需求

第二是哺餵母乳同時滿足寶寶生理與心理需求。吳淑娟醫師指出,若以親餵方式讓寶寶喝母乳,寶寶貼近媽媽的含乳姿勢,會聽到在胎兒時期就很熟悉聲音,然而這個聲音是具安撫情緒的功能。由於寶寶對剛出生後情境的轉換不那麼熟悉,當哺餵母乳的方式與姿勢對了,寶寶相對被安撫的時間較快、哭鬧的時間也會較短,都是有助孩子未來的情緒發展。

降低媽媽罹病風險與穩定情緒

第三可降低媽媽罹病風險與穩定情緒。根據研究發現婦女藉由母乳哺育,可使產後子宮恢復較快,降低產後出血,而且罹患卵巢癌、乳癌及骨質疏鬆的機率大幅減少。此外,哺餵母乳會促進媽媽分泌有神經安定功能的賀爾蒙,在心情上產生安穩作用。還有親餵的親密接觸,亦能提供身為人母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的情緒支撐。因此哺餵母乳對媽媽來說,無論是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能提供比較穩定的情緒因子,作為逐步培養親子情感的基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時會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失智患者的照顧者因為身心不堪負荷而弒親,一般民眾認為失智就是變得容易忘記事情,但其實失智症並非單單僅是健忘,睡眠時間混亂、行為失序、妄想甚至攻擊行為往往是讓照顧者撐不下去的原因。 2類型失智 服用延緩退化藥物略見效果 老人家被診斷失智症以後,家屬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除了西醫治療外,不少民眾也會尋求中醫治療,部分早期癌症病患迷信所謂的中醫秘方及偏方治療,誇大西醫的治療副作用,拒絕手術、放療及化療,而最終賠上了自身生命。 癌症治療副作用多 中醫調理提升預後成效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戴承杰主任指出,癌症經由診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40多歲的A小姐,2年前洗澡時左側乳房觸到腫塊,但不以為意,未就醫檢查,直到110年初腫塊變大且變硬,連腋下也出現硬硬的結節,擔心開刀及後遺症,而延誤治療,半年前乳房皮膚潰爛滲血、體力變差,才就醫診治,確診為晚期乳癌。 ▲乳癌常見的危險因子。(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強哥, 40歲男性,結婚五年在沒有避孕下遲遲未有小孩,最近一年與太太終於開始進行不孕症治療,隨著療程規劃按表操課的壓力,強哥漸漸發現力不從心,性趣缺缺,甚至後來竟然發現開始影響他勃起的硬度⋯⋯ 在以往的電視劇中,婆婆會因為未能抱到金孫,而對媳婦冷嘲熱諷,甚至逼迫兒子休妻。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