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哺餵母乳至少六個月 對寶寶和媽媽有這些好處

哺餵母乳至少六個月 對寶寶和媽媽有這些好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告資料顯示,在台灣六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為44.8%,雖然高於全球平均值

38%,但自101年的49.6%以來呈現逐年遞減,主要原因之一與社會環境變遷、就業婦女增加有關。

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吳淑娟醫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理想狀態應維持續哺餵母乳直至2歲以上;如果沒有辦法,也至少應哺餵至6個月以上,對寶寶和媽媽都會有好處。

提供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條件

關於哺餵母乳的好處,吳淑娟醫師表示,第一可提供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條件。由於母乳有豐富且好吸收的養份,對孩子各器官發展、尤其是腦部的發展相當有助益。曾有學者研究,喝母乳的寶寶和喝配方奶的寶寶,在一般情況照顧下相比,喝母乳的寶寶相對智商較高。此外,母乳含有許多抗發炎因子及抗體,可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就有研究顯示母奶可以降低寶寶中耳炎、肺炎這些常見的急性感染的比例。另外喝母乳的寶寶成年後三高、罹癌的比例會比較少一點,母乳的好處可以延續到將來成年後維持健康體質。

滿足寶寶生理與心理需求

第二是哺餵母乳同時滿足寶寶生理與心理需求。吳淑娟醫師指出,若以親餵方式讓寶寶喝母乳,寶寶貼近媽媽的含乳姿勢,會聽到在胎兒時期就很熟悉聲音,然而這個聲音是具安撫情緒的功能。由於寶寶對剛出生後情境的轉換不那麼熟悉,當哺餵母乳的方式與姿勢對了,寶寶相對被安撫的時間較快、哭鬧的時間也會較短,都是有助孩子未來的情緒發展。

降低媽媽罹病風險與穩定情緒

第三可降低媽媽罹病風險與穩定情緒。根據研究發現婦女藉由母乳哺育,可使產後子宮恢復較快,降低產後出血,而且罹患卵巢癌、乳癌及骨質疏鬆的機率大幅減少。此外,哺餵母乳會促進媽媽分泌有神經安定功能的賀爾蒙,在心情上產生安穩作用。還有親餵的親密接觸,亦能提供身為人母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的情緒支撐。因此哺餵母乳對媽媽來說,無論是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能提供比較穩定的情緒因子,作為逐步培養親子情感的基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的零食百百種,一般身體健康的民眾沒有選擇上的限制,通常以好吃為考量,但對於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則必須要有所取捨,否則平時飲食控制得宜,到了過年卻不小心破戒就危險了!營養師指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腎臟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零食的挑選,以免身體出狀況。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連續假期,民眾最喜歡熬夜玩樂,不論是通宵打牌、夜唱,還是上網連線對戰,不到三更半夜不罷休,甚至看到太陽才肯回家,而沒有吃早餐就休息;醫師指出,熬夜且過餐不進食,胃黏膜易受損,尤其早上胃酸分泌較多,長期下來胃會發炎,甚至變成胃潰瘍。中山醫院腸胃科醫師吳德強表示,熬夜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放假心情放鬆,民眾容易暴飲暴食,餐餐大魚大肉,還會配上酒類、汽水;正餐之外,又會嘴饞吃零食,整個過年吃不停!醫師提醒,飲食過量會導致腸胃無法休息,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嚴重者甚至出現胃酸逆流、胃痛、嘔吐不止等症狀,不但腸胃出問題,連帶食道也出狀況。中山醫院腸胃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飲食大魚大肉,再加上高熱量、含糖量高的糖果、零食,容易燥熱、上火,許多民眾的皮膚開始冒出小顆粒的膿疱、紅疹,而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更容易復發;醫師建議,飲食不要太油膩,零食也要少吃,如花生、巧克力等,吃完後記得多喝溫水,並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才能降低皮膚發炎反應。新光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