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善用成人預防保健 及早揪出危險因子政府買單

  健康是家庭與工作事業的基石,如果因忙於工作家庭,忽略定期檢視自身健康狀況,等到身體出現警訊,再多的財富也難買早知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讓民眾能早期發現罹病的風險因子,及早了解並減少有害的生活型態;並協助罹病者接受治療,延緩疾病進展。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全國有超過188萬人接受服務,利用率最高者為60至64歲族群(38.5%),其中女性(43.7%)大於男性(32.9%),利用率最低者為40至44歲族群(23.7%),同樣女性(26.7%)大於男性(20.6%)。40至44歲是男性拼事業與經營家庭的重要階段,但不到4分之1的男性使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顯示男性較容易輕忽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40歲起即應每3年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越晚發現潛藏的危險因子及調整生活習慣,預防發病的效果就越有限,治療成本也相對提高。民眾可至全國6千多家醫療院所接受服務,名單可上國民健康署官網查詢,並請事先向院所洽詢服務時間及掛號費用。

  此項服務參考國際醫學實證及專業組織的建議,選擇造成慢性病(含心血管疾病、肝、腎臟病)最關鍵的風險因子,為國人量身打造具有健康效益的檢查項目,包括健康行為(吸菸、喝酒、嚼檳榔、規律運動習慣)及家族疾病史調查、身體檢查(血壓、腰圍、BMI)、血液生化及尿蛋白檢查,以及健康諮詢(衛教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可有效針對國人常見6項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以便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

  而根據106年服務資料顯示,發現高血壓的比率為21.3%、高血糖8.8%、高血脂25.8%;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者比率為47.4%、BMI≧27者比率25%、腎功能異常者比率19.9%。

  國民健康署為國人健康把關,呼籲年滿40歲符合資格者,務必定期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如果工作單位沒有提供定期健康檢查,請多利用政府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這是政府為民眾健康把關的前哨站,可以節省自費健康檢查的支出喔,不要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相關推薦

(示意圖)大家可能看過以下這篇文章,注意!請一定要看到最後! 如何“餓死”身體中的癌細胞?全球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之癌症研究報導. 癌症病人60%是嚇死的,20%是亂用藥而死,20%有好的心態和科學治療而生存。望大家無論遇到什麼病都不要恐懼,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據相關...

閱讀詳情 »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發現,出生月份決定了你是否容易生病,7月份和10月份出生的孩子得哮喘的幾率最大;3月份出生的人心臟最容易出問題;而11月份出生的人容易得支氣管炎。出生月份和生病之間真的能扯上關係嗎? 對「出生月份決定生病」的報導,來自新浪微博 這裡提到的研究確實存在,相關論文最近發表在了《美國醫學...

閱讀詳情 »

隨著轉基因技術的不斷發展,轉基因作物、轉基因牲畜、轉基因疫苗等相繼出現,現在,科學家們又研製出了能夠檢測腫瘤的轉基因細菌。小鼠口服這種轉基因大腸桿菌後,細菌會經由腸道吸收進入肝臟,如果小鼠的肝臟內存在轉移瘤,細菌就會開始大量繁殖並產生螢光素(luciferin);最終,螢光素會隨小鼠的尿液排出體外...

閱讀詳情 »

俄羅斯有位5歲小女孩,她一出生心臟就長在胸腔外面,因此又被稱為「天使之心」。她四處尋求醫師的診治,最後波士頓的兒童醫院同意為她進行手術治療。 這位名叫Virsaviya Bathsheba的小女孩,出生時,心臟就長在胸腔外面。因為情況過於罕見,因此在尋求治療時,遭到許多醫師的拒絕。最後,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