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喉嚨卡卡還異常反芻 竟是食道憩室作怪

喉嚨卡卡還異常反芻 竟是食道憩室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4歲女性,近日來發現脖子有突起的腫塊,且喉嚨時常有異物感,伴隨吞嚥困難、進食後有反芻(嘔吐)的現象等,起初以為是甲狀腺腫瘤,至新陳代謝科求診發現腫塊並非甲狀腺細胞,而是消化道細胞,趕緊轉介至耳鼻喉頭頸部進一步檢查。經食道攝影與食道鏡檢查後,證實患者主訴症狀是因某種「K-J氏食道憩室」所引起。

食道憩室為空腔 食物殘渣掉入易有口臭、異物感

臺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王仲祺部長說明,食道憩室形成原因是頸部下咽和食道間的肌肉環咽肌張力異常,慢慢導致食道產生另一個空腔,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然而,空腔形成後,食物的殘渣容易累積在空腔裡面,進而出現口臭,或是異物感的症狀,有時還會出現食物反芻現象。若食道憩室發炎,也可能使喉嚨出現慢性疼痛。

食道憩室可能緊鄰甲狀腺 治療時應留意併發症發生

食道憩室多半發生在食道括約肌之上,較靠近下咽(食道口)的部位。上述個案食道憩室發生的位置在食道括約肌下方,緊鄰甲狀腺,因此讓患者誤以為是甲狀腺腫瘤。為改善患者主訴症狀,需切除同側甲狀腺,以曝露出後方的返喉神經和食道憩室。王仲祺部長建議患者在手術時搭配止血融合刀避免出血,並使用返喉神經監測儀避免傷及返喉神經造成聲音沙啞的併發症,並完整切除更後方的食道憩室。術後追蹤至今,食道憩室沒有復發的現象,患者也恢復正常吞嚥功能。

返喉神經控制聲帶功能 術中儀器輔助提升手術安全性

返喉神經位於甲狀腺、氣管與食道之間,主要功能為控制聲帶運動,若不慎造成損傷,可能會造成單側聲帶麻痺,出現講話聲音漏氣、喝水容易嗆到,或是聲音沙啞等後遺症。

因此,王仲祺部長提到,在進行食道憩室或甲狀腺切除手術時,為保留返喉神經功能,建議手術時搭配返喉神經監測儀,如同導航般可即時定位神經位置,避免傷及神經;此外,若同時輔以同步切割與止血的器械,能減少出血、讓手術視野更清晰,也能縮短手術時間、幫助術後復原。不過他也提醒,此類病症若術後有傷口出血、異常分泌物、紅腫、發炎或熱痛感,也應儘早回診進一步檢查是否有併發症產生。

【延伸閱讀】

眼袋顯老無神怎麼救? 複合式眼袋手術隱密上工

使用濕紙巾有什麼不好? 5種錯誤清潔別再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資料統計顯示,每年5月開始,因尿路結石問題而求診的患者比3月多2成;屏基泌尿科主任劉中信指出,主要是因夏天較容易排汗,導致尿量變少,尿中草酸鈣濃度變高,即會促使輸尿管等出現結石等症狀。尿路結石多好發於30至50歲年齡層,且多以勞動工作者居多,男性罹患機率又比女性高2至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約有7成更年期婦女都出現睡眠品質差等失眠困擾,雖仍可透過藥物治療,但許多婦女擔心長期服用會提高罹癌風險,寧可不吃,造成病情加劇;彰化市婦產科開業醫師蔡鋒博指出,更年期會出現各種症狀,若不能對症下藥,恐會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1名55歲女性,長期飽受更年期病症之苦,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天氣轉換之際,病毒與細菌都特別活躍,尤其是肺炎鏈球菌,往往造成嬰幼兒嚴重的病況;醫師提醒,目前2至5歲幼童已可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家長應儘速帶孩子去接種。花蓮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富玫表示,肺炎鏈球菌又稱作肺炎雙球菌,包含90種以上的血清型別,近三年來,台灣以19A、3、1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吸菸!根據調查顯示,有超過三成六的媽咪有肥胖問題;有鑑於此,國健局提供免費callin甩油專線,為媽咪量身打造甩油計畫。就有一位游媽媽,靠著甩油專線,在短短八個月,減重七公斤。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有36.8%台灣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