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喘不過氣勿忽視 心臟瓣膜狹窄恐猝死

喘不過氣勿忽視 心臟瓣膜狹窄恐猝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主動脈瓣膜狹窄好發於老年族群,常見症狀有心絞痛、頭暈,甚至暈厥等症狀,後期更會進展到心臟衰竭,而出現喘及肺水腫的情形。傳統治療方法以開心的瓣膜置換手術為主,然而近一半患者因年事已高,或有其他併發症,無法施以傳統開心手術;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表示,「過去尚無新型手術,醫師們面臨只能告知患者第二個選擇是等待死亡時,皆感不忍。」,所幸目前醫療進步,發展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此治療方法侵入性低,為無法手術或手術風險高的患者提供一項新的療法。

TAVI手術出血量少 降低死亡風險

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症狀起因於人隨著年紀增長,瓣膜開始出現鈣化、退化或風濕性心臟病等原因造成瓣膜開口狹窄,導致心臟無法輸出足夠的血液供應全身器官,使心臟負荷過大而導致衰竭。一旦出現症狀,僅以藥物治療而不進行瓣膜置換術者,一年死亡率高達50%,五年存活率幾乎為零。張效煌醫師說,採用傳統手術時,有些年長患者,因風險過高,患者與家屬憂心手術結果不如預期;也有些是過去做過傳統開心手術的患者,由於之前開刀植入的瓣膜隨時間退化需置換新的瓣膜,卻因生理條件等因素,無法再次進行傳統開心手術。在醫療技術進步下,近幾年發展出不用開心的新式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可由股動脈、鎖骨下動脈、或頸動脈進入治療狹窄的瓣膜,相較於傳統手術,其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不須全身麻醉,降低死亡的風險,是一治療新選擇。但張效煌醫師也提醒,此項手術須經由醫師與心臟團隊評估,外科標準手術風險高且臨床判定至少有一年以上存活率者,才會建議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不插管局部麻醉 降低患者感染風險

目前許多國內外醫院在進行此手術時,仍使用全身麻醉加上氣管插管,但根據國外的臨床研究顯示,局部麻醉相較於全身麻醉有著許多優點。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表示,北榮團隊於2013年開始使用氣管不插管的局部麻醉進行手術,相較全身麻醉更能顯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肺炎機會;同時北榮團隊也是使用「經皮血管縫合器」的先驅,將五公分大的傷口縮小到如針刺一般的傷口,此方式可幫助減少患者出血量。此外局部麻醉也可減少鎮靜劑使用量、方便即時監測患者意識狀況,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於加護病房觀察的時間並縮短住院天數,絕大多數患者在術後隔天即可下床活動,這種局部麻醉的手術方式有效地將原本繁瑣、複雜的手術簡化並優化。

90歲老翁心衰竭急送醫 術後一周出院 病況大幅改善

 一名年近90歲的王爺爺,十多年前確診為主動脈瓣膜狹窄,但憂心手術危險並未做傳統開心手術;半年前,王爺爺開始出現喘不過氣的症狀,常常一動就會喘到不行,雙腳明顯水腫,全身水腫的狀況也日益嚴重,體重在半年內就上升了6公斤。去年12月更曾因呼吸困難,兩度被家人送至北榮急診,當時情況非常不樂觀,檢查後發現有肺積水及呼吸衰竭的症狀,且心臟功能急速下降,需動用主動脈氣球幫浦才能暫時緩解心臟衰竭。在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後,王爺爺手術過程猶如熟睡一般,醒來呼吸也變得順暢,病況好轉許多,一周後便順利出院與家人團聚,康復狀況良好。

專業北榮醫療團隊 整合患者個人化治療

陳嬰華醫師表示,北榮導管瓣膜(TAVI)團隊由多元的專業醫療人員組成,提供病患完備,至今已完成195例手術,術後各項指標皆成果優異。張效煌醫師說,為了讓老年患者能夠安心的接受治療,目前手術過程以跨科團隊合作方式,包括心臟內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神經內科與護理科,這樣才能全盤兼顧患者術後追蹤及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延燒全世界,衝擊各個產業,藥界更是首當其衝。國內防疫能有現在的成績,倚靠政府明確的政策、第一線人員的奉獻以及全體國人的配合,缺一不可。若疫情持續延燒,缺藥將是全球勢必面臨的議題,國內是否也能反應快?做得比其他國家好?讓其他國家稱讚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懷孕時頭痛怎麼辦?許多女性都有頭痛的經驗,但懷孕時頭痛可是相當折騰。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指出,在懷孕前3個月中,孕婦可能必須避免服用許多藥物,讓處理孕婦的頭痛更加棘手,除諮詢醫師外,快來認識懷孕頭痛怎麼處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增3名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全數都是歐洲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發佈歐洲包含法國、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等27國,與義大利都列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3級警告,入境民眾都需要居家檢疫14日;全球未列第2級與第3級區域,全部列為第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灣的防疫成果受到世界肯定,繼全球首屈一指的醫學期刊「JAMA(美國醫學會期刊)」報導臺灣的防疫成效後,哈佛大學臺灣同學會在臺灣時間6日凌晨1時到3時,於哈佛醫學院邀集高雄醫學大學暨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就「我們從2003年SARS全球大爆發所學到的教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