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喚醒身體自癒力! 7個方法讓你輕鬆進入冥想 | 早安健康NEWS

喚醒身體自癒力! 7個方法讓你輕鬆進入冥想 早安健康NEWS

上一次好好放鬆休息是什麼時候呢?忙碌的生活與壓力常讓人喘不過氣,每天腦中總是浮現著許多代辦事項、隔天的行程等等,一刻都無法休息。研究指出,「冥想」可以有效減輕壓力、抵抗憂鬱,更可以緩解工作帶來的倦怠感。

「冥想」就像一把鑰匙開啟身體的自癒力,幫助引導思緒。以下介紹幫助你簡單進入冥想的 7 個秘訣,每天留給自己一段時間療癒疲憊的心靈、好好休息,使自己能夠擁有冷靜、清晰的思路,隨時迎接生活上的不同挑戰!

1) 先把想到的事情記下來

剛開始進入冥想時,腦中總是會浮現許多雜事來擾亂自己、讓自己分心,所以在開始冥想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花個幾分鐘把想到的「待辦事項」寫下來,從小至大都把它一一列出。而這些只需要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幫助自己更快速的進入冥想。

2) 每天為冥想預留固定時間

為冥想安排固定的時間是很重要的!若你總是想著「反正總是會有時間的」,那冥想這件事情就很有可能被拋諸腦後不了了之。

時間可以選在早晨、睡前等,而時間的長度也沒有一定,可以是 5 分鐘也可以是半小時,最重要的是每天儘量保持一致。

3) 拋開對冥想先入為主的觀念

冥想不一定要很嚴肅,你可以隨意找一個安靜、舒服的地方坐下來,重點是不會被打擾中斷的地方,並且穿著輕鬆的衣服,甚至是搭配自己喜歡的蠟燭、放鬆療癒的音樂,在冥想的過程中自在舒服最重要。

4) 檢查你的呼吸

冥想時閉上眼睛,並且檢查自己的呼吸應該是緩慢而穩定的,並且記住身體的感受。隨著每一次的呼吸讓肩膀與身體放鬆,如此一來才能發揮冥想的效果。

5) 想像自己身處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歡的地方

冥想時,想像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某一個地方,可以是自家後院的草皮上,也可以是世界各地,儘可能的多將注意放在周邊場景的想像,這樣可以幫助自己達到享受與放鬆。

6) 當你完成冥想後,花幾分鐘讓身體調適

冥想的時間長短是按照自己身體的節奏而定,沒有固定的時間,只要你覺得「差不多了」的時候就可以停止了。

當冥想結束後不要急著做其他事情,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調適,你可以輕輕的移動手指與腳趾拉回注意力,再來動動脖子然後慢慢的睜開眼睛,最後在原地停留至少 1 分鐘的時間休息一下。你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將每次冥想的體驗寫下來,記錄自己身體的感覺。

7) 冥想其實沒有正確方式

許多人在冥想時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這樣做是正確的嗎?」,但其實冥想並沒有正確方式,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冥想方法,能夠幫助自己紓解壓力、療癒心靈就是最好的方式!

 

參考資料:7 Steps to Ease Into Meditation

(首圖來源:Gurumustuk Singh via Flickr cc

 

相關連結:

只要花幾分鐘靜坐冥想 就能擺脫壓力干擾
腦波新研究:大笑與冥想靜坐的效果一致!
冥想的能與不能,讓研究告訴你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幼兒呼吸道異物阻塞是很常見的意外事故,若為明顯可見之異物阻塞時可嘗試立即移除,但若嗆食異物位置不明,家長又該如何處理?林口長庚耳鼻喉科部林婉妮醫師說明,若無法以明確判斷阻塞異物時,臨床上初步會先拍攝胸部X光片檢查是否有可疑的肺部病灶或是異物阻塞跡象,接著採用軟式支氣管鏡或斷層掃描判斷異物位置,再依情...

閱讀詳情 »

堅果、瓜子天然又營養,但對幼兒來說居然可能潛藏窒息危機?林口長庚耳鼻喉科林婉妮醫師表示,5歲以下孩童因為咀嚼功能不完全,異物嗆入氣管機率較高;大體積異物恐出現立即性窒息風險,但小體積異物阻塞也不容忽視,恐因症狀不明顯反而容易引發慢性肺部感染症狀!因此,林婉妮醫師呼籲,強烈建議5歲以下幼兒不要餵食乾果...

閱讀詳情 »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文萬欣 新店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指出,剛出生的寶寶,大都解不成形的軟便或略帶水狀的便便,到一歲左右,便便才會逐漸成形。一歲前,喝母奶和喝配方奶的寶寶,排出來的便便稍微不同。喝母奶的寶寶,便便顏色比較偏黃,形質屬於水水...

閱讀詳情 »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吳婦產科院長吳瑞文 關於生產這件事,如果可以按著正常程序來,總是穩當一點。萬一寶寶急著要出來,可能會發生一些「麻煩事」,不過,若能做對一些事,仍可降低母胎所承受的風險。   關於早產‧要知道的事 若不滿37週就出生,稱為「早產」。吳瑞文醫師指出,由於早產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