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衛福部架「慢性病風險」網站! 神準預測十年內腦中風、糖尿病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知道自己10年後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大慢性疾病的風險有多高?現在只要一鍵輸入手邊健檢報告的數字,馬上可以知道了!國健署今(29)日正式上線專屬於台灣人本土數據研發出的「台灣慢性病風險評估」模型,民眾只要輸入基本資料及血壓、膽固醇等健康數據,就可以知道自己罹病風險有多高。

這個「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https://cdrc.hpa.gov.tw/index.jsp)是國健署與國衛院合作研發,在過去4、5年間,針對國內6千多筆的健康調查訪問資料,一一追蹤串連健保資料庫,並同步分析國內1350萬筆台灣慢性病資料,校正完成。

這是台灣第一部用國人的數字試算出來、預測主要慢性病罹患風險的工具!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強調,過去國內大型醫院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工具,多採用國際常用的「佛萊明罕風險評估(Framingham Risk Score)」,但這項工具源自美國,數據比較是西方人的數值,用在台灣人身上就會失真。

賈淑麗說,「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已經催生很久了,國健署早在4、5年前就發現台灣人應有屬於自己本土的風險預測工具,這才進一步與國衛院合作,並於去年年底正式校正完成信賴的工具。

預測風險一鍵即知,民眾現在只要上網站,輸入「年齡」、「性別」、「健康檢查數據(如: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血壓、空腹血糖、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等資料,系統就會自動計算10年後罹患疾病風險分級,並以「紅、黃、綠」燈號方式呈現。

賈淑麗指出,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罹患慢性疾病風險有多高之外,系統還可以幫民眾量身訂做個人的衛教資料,提供民眾飲食減鹽、限酒、減重、戒菸、飲食改善、運動等項目的健康指引及標準值建議,像是直接告訴你每減掉1公斤體重,風險可以減輕多少。

國健署強調,目前該風險評估模型已經在為恭紀念醫院等3家不同層級醫院試導入,提供民眾風險結果及提供衛教資訊,未來還會再擴及更多醫院。

照片來源:翻攝自國健署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免費成人健檢你做了沒?送市民好康 台北市加碼再發「加值金」

陳時中一通電話送暖詹雅雯 拍胸脯「第2次我也敢去」鼓勵她再開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台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藉助「超級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找病灶、定位腫瘤只在一瞬間。台大醫院今(22)日宣布該院智慧醫療中心將啟用新一代AI超級電腦系統,可處理巨量複雜的臨床文字及影像資料,以乳癌影像檢查為例,取代醫師肉眼判讀,有了AI之後,0.8秒就能掃遍300張影...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本土登革熱群聚擴大了!疾管署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分別居住於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的30多歲女性以及礁溪里的30多歲男子,正是9月16日公布的染病父子同一家人。也讓這一起源於五寮尖山菜園共同接觸史的群聚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手爸媽當心,有些長輩給的育兒建議未必是真!近來網路就流傳有家中長輩建議「嬰兒要多喝水幫助代謝」一說,但食藥署今(22)日特別在食藥闢謠專區撰文警告,一歲以下嬰兒的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若一下子讓嬰兒喝太多白開水,反而會水中毒。 食藥署...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不菸、不酒,非肥胖一族,甚至還十分重視養生,定期做健檢,怎麼癌症一樣找上門?一名40多歲男子就因為有家族病史,特意接受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異常,進一步正子檢查更發現已有胰臟癌初期症狀,還好發現得早,這才躲過「癌王」一發現後通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