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呼吸對了嗎?正確呼吸方式的12個好處,快將胸、背伸展開來吧...

讓身體找回正確的呼吸方式

 

將胸、背伸展開來,氧氣才能進入體內

現代人不分年齡,呼吸較淺的占多數。這是由於姿勢惡化等因素,使得呼吸時肋骨和胸部無法擴張所導致。

請將肺部構造想像成針筒,這樣一來比較方便理解。

拉開針筒的活塞時,水或空氣會進入針筒(筒狀部分)內。肺的運作原理與針筒相同,包圍肺的骨骼「胸廓」擴張後,能間接促使肺部膨脹,讓空氣得以進入。

許多久病臥床的人,長時間處於仰躺的姿勢,背部持續受到重力的壓迫而限制了肋骨的活動,導致背部無法膨脹,呼吸自然越來越淺。

這時候,如果改用朝下趴著的姿勢,便能紓解緊繃的背部,讓肋骨的可動範圍增加,呼吸更順暢。此外,身體裡的內臟受到地心引力影響往下後就不會壓迫到腹部,當橫膈膜的壓力減輕,運作自然沒有阻礙。

橫膈膜肌肉具收縮性,功能好比針筒中的活塞,藉由橫膈膜的活動,可讓肺部吸入大量的空氣,促進深呼吸。

當呼吸變得深層,將有助副交感神經的活絡,讓身體得以放鬆,大大幫助了有無法熟睡或其他睡眠困擾的人。

你呼吸對了嗎?正確呼吸方式的12個好處,快將胸 背伸展開來吧...

最重要的好處是,呼吸情況改善,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為身體帶來好的影響。

 

理想呼吸帶來的好處

1 全身上下包括腦部與手腳末端,都充分獲得氧氣。

2 腦中氧氣充足,頭腦清晰。

3 肩頸不易緊繃,容易放鬆。

4 促進腹部深層的腹橫肌收縮,輔助其他深層肌肉,穩定腰部和骨盆。

5 骨盆底肌收縮,促進腹橫肌的活動。

6 呼吸變深,按摩到橫膈膜、肝臟、腸胃,有助改善便秘。

7 因為呼吸肌肉(肋間肌、橫膈膜)的活動,提高新陳代謝,有助減重。

8 接近原本理想的姿勢,體態變好。

9 呼吸變深,分泌腦內物質「血清素」,心情穩定,紓解壓力。

10 副交感神經活絡,自律神經協調。

11 因為自律神經協調,腸道變好,改善手腳冰冷。

12 變得很好入睡,不失眠。

 

你呼吸對了嗎?正確呼吸方式的12個好處,快將胸 背伸展開來吧...

本文摘自蘋果屋《1天1分鐘脊椎矯正術:只要趴對就健康!拉伸脊椎╳調整呼吸╳鍛鍊肌力,全面改善肩頸、腰背、臀腿的痠痛不適

作者:乾亮介

譯者:黃姿頤

圖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媽祖一個字預告你的2021!

相關推薦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9日透露,自己已向BNT探詢,看看明年是否能為台灣保留3000萬劑的額度。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黃世杰今天表示,政府不會只限於單一廠牌,黨團會要求指揮中心接洽所有已在施打的藥廠,以及正在研發中的加強劑。郭台銘在臉書上透露,他已向BNT試探詢各國明年疫苗供應的期程及數量等問題...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個案分布均在新北市;其中1例為已知感染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外頻傳打完2劑疫苗後仍感染的「突破性感染」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公布國內有名國籍航空台籍機師案16066在打完2劑AZ疫苗後確診,目前感染源不明,成為國內首例的「突破性感染」機組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公布最新接觸者採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在9月6日以後是否繼續維持二級警戒?若不降級有沒有新的鬆綁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明確給了答案,將有「小範圍調整」,包括台鐵、高鐵增加運量,另外運動場所如打球、游泳相關的淋浴室可以開放,全將在9月6日後的下一階段給予鬆綁。 這一波全台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