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喝果汁比較健康? 錯!「果汁=含糖飲」喝多增加心血管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大小聚餐不斷,不少人都習慣點杯果汁來喝,以為比較健康,甚至以為可以取代新鮮水果的攝取量,這種觀念要快點改正!董氏基金會提醒果汁就是含糖飲料,研究已經指出,喝果汁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還會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糖攝取量應在總熱量10%以下,若以2000大卡計算,約等於50克糖,如果能減半至5%以下、約25克糖更佳。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這裡所說的糖,包含天然存在於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但不包含新鮮蔬果中的糖。而一杯果汁要好幾份水果才能打成,含糖量高。

許惠玉舉市售400毫升的100%蔬果汁為例,即內含高達40克糖,喝一瓶就快超標;問題還有,果汁為求口感,常濾掉有助於穩定血糖的纖維質,容易使血糖攀升,血糖偏高、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更不宜多喝。

許惠玉引述2019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的大型世代研究,追蹤1萬3440名、平均63.6歲長者6年,並排除抽菸、喝酒、體重、運動等影響因子後發現;相較於純果汁等含糖飲料攝取量低於總熱量5%的人,攝取量超過10%的人的冠心病死亡率高出44%、全因死亡率高出14%;進一步分析更發現,每多喝360毫升的果汁,全因死亡率增加24%。

2015年食慾期刊發表的澳洲研究也分析146名平均59歲成人的飲用果汁頻率與血壓測量值;結果發現,相較於偶爾喝果汁的人,天天喝果汁者的中心動脈收縮壓會明顯高出3到4mmHg,可能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研究也推論可能與果汁中的高糖量有關。

許惠玉提醒,新鮮水果無法以果汁來取代,每天應吃兩個拳頭大的水果量,早餐、下午茶都是攝取好時機;建議可前一晚將水果切好裝盒,或是到水果店、超商選購截切水果盒也很方便。若真的因牙口問題或其他因素需要喝果汁,記得應用新鮮水果現打,不濾渣且不加糖。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產疫苗聲聲慢!陳時中證實進度落後 「目前結果還有進步空間」

選不選台北市長?陳時中這回沒說死 一句「競選是以後的事」留想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外出旅遊時,最常造成我們拉肚子的兇手就是大腸桿菌,他其實是存活於動物腸道內的一種菌,但為什麼會被我們吃下肚?又有什麼樣其他的症狀呢?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一般的大腸桿菌感染約4至5天即可痊癒,但若為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嚴重感染時,則應立即就診為佳。  大腸桿菌是腸道內的正常菌種,但若出現在食...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2012年的一個早晨,7歲的Katelyn Pohlman因胃痛和高燒而醒來,醫生診斷為鏈球菌性咽炎並給予了治療。但到了第二天,Katelyn不再躺在沙發上,而是不斷地走來走去並聲稱到處都有蜘蛛。Katelyn一直哭,情緒十分焦慮及起伏,不願意吃飯,總是跳個不停,Kat...

閱讀詳情 »

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洗腎人口逾8萬人之多,密度堪稱是世界最高。到底為什麼台灣洗腎人口有這麼多呢?新光醫院腎臟科張瑞廷醫師表示,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加上台灣醫療的高品質與便利性,不少糖尿病、心臟病人口因長期罹病,也增加腎病罹患人數;此外,台灣透析醫療品質佳,也使末期腎臟病盛行率高於他國。上述總總因素,...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英國國民保健署正在推行一個試驗性醫療專案,全科醫生可以為病人開立「拳擊運動、賓果遊戲和寶萊塢舞蹈」等活動式處方籤,希望藉此醫療方式來減少非醫療問題的看診數量及工作量。這類“社區處方”主要是希望能夠解決全科醫生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 倫敦克羅伊登區共有37位全科醫生參與這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