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茶降血糖? 「四要一不要」才是穩糖關鍵

喝茶降血糖? 「四要一不要」才是穩糖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血糖為現代文明病「糖尿病」的特徵之一。血糖控制若長期不彰,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及視網膜病變等。許多人為了控制血糖,杜絕合併症找上門,開始查遍偏方,聽信傳言,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朱珮儀指出,血糖穩定的秘訣便是「飲食、運動與藥物」!

飯後喝綠茶改善血糖? 無效!

近年有許多與綠茶相關研究顯示其可降低空腹血糖濃度及糖化血色素,但於2小時後的OGTT血糖試驗結果,空腹時的胰島素濃度及胰島素阻抗性則無影響。此結果顯示可能長期飲用綠茶或許可以改善血糖平均值,但無法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使飯後血糖穩定,因此想要在飯後喝綠茶來改善飯後血糖,是無效果的。

切勿以茶取代白開水

因茶飲並非萬能飲食,既無藥的強效性亦無完整營養成分,故切莫將茶視為可取代藥物效用及良好飲食習慣之物。平日有飲茶習慣的糖尿病人仍建議以白開水為主,以茶為輔並適量飲用。仍應以均衡且定時定量之飲食控制為上上策。

有血糖問題者,血糖濃度過高則容易促使排尿量增加,以排出過多的葡萄糖,此時若整天以易利尿的茶為主,會讓身體所需水量缺乏,腎小管滲透壓更高,造成口渴的情況更嚴重。另外,許多人認為喝茶有益健康,卻忽略許多市售茶飲中所添加的糖、奶精、風味糖漿等,長期喝了這些茶飲,血糖控制不但會更糟,還可能因此引起高血脂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多樣化食物才能穩定血糖

其實控制血糖並不難,也無需特別依賴坊間流傳的單一食物,多樣化食物才能真正讓血糖穩定!朱珮儀營養師表示,以均衡搭配及定時定量為整體飲食控制原則,易影響血糖的奶類、全榖根莖類及水果類食物要適量且定量攝取。

「四要一不要」控血糖原則

此外,朱珮儀營養師提醒,控制血糖應遵循「四要一不要」原則:「要」以五穀雜糧、未加工調味燕麥片等未經過加工製造之全榖根莖類為主食來源。「要」每一餐都有蔬菜,有助延緩血糖上升。「要」飯後兩小時再吃水果,每次僅食用一份水果量(相當於1個拳頭大或約1個飯碗切好的量)。「要」以白開水為一天主要水源。「不要」含糖飲品,無糖茶飲適量即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5歲的詹同學,自新生兒期開始就罹患完全房室傳導阻斷,需使用心律調節器來防止因心跳過慢造成的休克。在詹同學的嬰兒時期,因為考量成長的需求,15年前植入的是單腔且導線置於心包膜上的傳統心律調節器。最近以來詹同學在上學時偶爾會昏倒,檢測起來發現是導線的功能耗損,導致心律調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9)日,台北市衛生局公布昨(8)日新增4例不明感染源的確診者足跡,在會計事務所工作者的長女影響較廣。確診者為新北板橋的1家人,其中案19355在信義區南山廣場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昨日南山廣場閉館清消;南山廣場管理中心表示,有針對確診個案常走動的樓層與茶水間加強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許多人做牙齒矯正的目的是為了讓凌亂的牙齒排列整齊、美觀,不過矯正過程中最怕患者的口腔清潔工作沒做徹底,導致牙菌斑滋生,引起蛀牙或是產生牙周病,嚴重的患者甚至要被迫中斷矯正療程,得要把矯正器拆掉,先治療牙病問題,讓原本的矯正療程時間延長許多了。 牙齒矯正患者口腔清潔沒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中醫養生觀念的普及,民眾對於中醫藥的接受度也隨之提高,以癌症治療而言,目前就有許多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即使如此,臨床上仍有民眾不敢告知醫師正在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導致兩邊醫師重複用藥或恐有用藥排斥問題,甚或疏於追蹤和檢查,種種迷思和盲點,都可能致使錯失最佳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