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喝酒傷睡眠品質 吃對這些食物更好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喝酒傷睡眠品質 吃對這些食物更好眠

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疾病又可能回過頭來干擾睡眠,失眠與慢性疾病常是互為因果的關係。而讓人失眠的因素除了大家熟知的壓力與疾病外,其實還有飲食習慣。

成大醫院營養部王培竹營養師表示,牛奶、奇異果、櫻桃、核桃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詳可幫助睡眠的食物,關鍵為富含跟睡眠有關的賀爾蒙「褪黑激素」。

攝取富含色胺酸、維生素B6食物 幫助睡眠

王培竹營養師說明,「褪黑激素」由必需胺基酸「色胺酸」作為原料轉化而來,而必需胺基酸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或是合成量無法滿足身體所需,故需由食物攝取得到。色胺酸會先轉化成神經傳遞物質血清素,再進一步轉化成褪黑激素,轉化過程中還需要維生素B6作為輔酶,才能順利合成出睡眠的賀爾蒙「褪黑激素」。黑暗的環境也可幫助褪黑激素的分泌,所以記得養成睡覺關燈的好習慣。

‧ 富含色胺酸的食物/

1) 乳品類/奶粉、鮮奶、起司等。
2) 全穀雜糧類/胚芽、紅豆、綠豆、白鳳豆、蕎麥、花豆、紅米、小米、燕麥等。
3) 黃豆類/黃豆、黑豆、毛豆仁、豆干(絲)、豆腐皮等。
4) 魚類/如白帶魚、紅肉鮭魚、香魚、秋刀魚、烏魚、銀鯧、虱目魚、鮪魚、旗魚等。
5) 蛋類/但不建議加工蛋。
6) 肉類/以瘦肉為主。
7) 堅果與種子類/腰果、花生、開心果、葵瓜子、南瓜子、杏仁、亞麻仁籽、芝麻等。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

動物性食物的利用率高,來源包括魚類、肉類、蛋黃、肝臟等。
植物性食物的吸收率會較動物性低,素食者可以增加攝取量來補不足,主要來源包括:

1) 黃豆類/黃豆、黑豆、毛豆、豆腐皮。
2) 全穀雜糧類/胚芽、栗子、白鳳豆、花豆、水果玉米、蕎麥、黑麥片、紫玉米、紅豆、綠豆、小米等。
3) 蔬菜類/海帶茸、大蒜、紫色花椰菜、甜椒、角椒、海帶、杏鮑菇、豌豆芽、青江菜、糯米椒等。
4) 水果類/香蕉、芒果、榴槤、蛋黃果、加州青李、金黃奇異果、台灣土棗、世紀芭樂、鳳梨釋迦等。
5) 堅果與種子類/葵瓜子、開心果、花生、榛果、核桃、腰果、亞麻仁籽、芝麻等。
其中,胚芽、白鳳豆、黃豆、豆腐皮、肉類、魚類、亞麻仁籽、葵瓜子、開心果等,皆同時富含色胺酸及維生素B6的食物。

深綠蔬菜、乳品、海鮮 也具有幫助睡眠的礦物質

王培竹營養師提醒,要注意維生素B群中的菸鹼素及維生素B12。菸鹼素部分會由色胺酸轉化而來,當菸鹼素量足夠,就可減少色胺酸轉化成菸鹼素的量,讓更多色胺酸可轉化成為褪黑激素,可多補充一些富含色胺酸的食物。維生素B12則有助於褪黑激素的分泌,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如海鮮、魚類、蛋類、肉類(牛肉、羊肉、鴨肉、豬肉、雞肉)、奶類、內臟(鵝心、肝臟、豬心、鴨胗等)。

另外,有些礦物質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及傳遞有關,能幫助睡眠,包括鎂(主要來自深綠色蔬菜)、鈣(主要來自乳品)、硒(主要來自海鮮)、鋅(主要來自紅肉、內臟、海鮮、全穀、堅果)、銅(主要來自堅果、蔬果、全穀)。

喝酒助眠卻淺眠 睡眠品質反而降低

除了有助於睡眠的食物外,也有一些食物可能會影響睡眠。王培竹營養師表示,富含糖的食物、咖啡因、茶可能會造成失眠。其中攝取過多的糖會降低睡眠時間;咖啡因每天攝取量>500 mg、大約2杯大杯美式,也會有負面的影響,如失眠、焦慮、鈣流失等。飲酒也會影響眠品質,因為酒精讓人短時間入睡但淺眠,無法真正熟睡,降低睡眠的品質。

王培竹營養師表示,可以幫助睡眠的營養素廣泛存在於許多食物中,遵循健康飲食指南,均衡攝取多樣化食物,高纖榖類、彩虹蔬果、優質蛋白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等,可以幫助我們一夜好眠,但同時也要注意及重視其他與睡眠相關的因素,如壓力、疾病等,才能有效改善睡眠狀況,共創好食與好眠人生。

 

【原文章請見:喝酒傷睡眠品質 吃對這些食物更好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是造成中風、心臟病的元凶之一,但年輕人卻對高血壓認知不足!台灣的年輕族群因為外食機率高吃重鹹,18~39歲有高達36.6萬罹患高血壓,其中知道有高血壓者只有13萬人,而有近24萬人不自知!若年輕就帶著會產生中風、心臟病、洗腎的禍因,未加控制將非常危險。而5月...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下同 家裡的清潔工作一向繁多,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滋生細菌, 給家人健康帶來危害。而浴室就是家裡滋生細菌最多的地方, 尤其是浴室用品。現在就來教大家如何徹底地清潔這些小用品。 1.牙刷 牙刷是幫助我們清除牙齒上滯留細菌的工具, 很多人都只知道每天早晨要刷牙,卻不知怎麼給牙刷「洗澡」?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0多歲男性,某日上午突然左邊牙齒感到微微疼痛,心想疼痛尚可忍耐且先把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再去就醫,但到了下午他左邊的臉腫了起來,摸起來熱熱,且張口困難,故而急忙到醫院就醫,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蛀牙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口腔外科楊方瑜醫師表示,蜂窩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但第一期乳癌5年存活率約有95%,顯示現代醫學對乳癌的治療,與長期控制較其他癌症的治療療效更好。而乳癌治療方法多樣,但術後常會出現患肢水腫、放療後皮膚灼熱僵緊;化療後出現噁心、嘔吐等情況,這時中醫可採輔助治療,選用針刺穴位、耳穴貼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