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酒易臉紅 罹食道癌風險高14倍

喝酒易臉紅 罹食道癌風險高14倍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顏至陽報導)正值寒冬之際,台灣民眾總喜歡在餐桌上小酌幾巡。台灣人好飲杯中物,然而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卻高居世界第一。喝過幾杯隨即滿臉通紅,這並不是酒量好的象徵,反而是基因上的缺陷。而這個基因缺陷,恐致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增高14倍。
血管擴張導致臉孔泛紅
奇美醫學中心在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陳哲宏表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以下簡稱ADH)代謝成乙醛,乙醛會導致血管擴張,因此造成民眾臉孔泛紅。陳哲宏指出,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如果基因缺損無法代謝乙醛,長期累積於人體,將提高癌症的發生率。他同時補
充,喝酒臉紅者罹患食道癌風險比其他人高出14倍,如果每天攝取超過30克純酒精(約300毫升紅酒),食道癌風險將高達常人的102倍。

酒精及乙醛累積 提高致癌風險
研究顯示,基因代謝缺陷又可稱為「乙醛去氫酶缺乏症(ALDH2 Deficiency)」,目前全世界以亞洲人種特別容易具有這種基因突變,台灣人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此症狀。而罹患此症狀的民眾,無法代謝酒精,容易酒醉及宿醉,隨著酒精及乙醛在體內累積越來越多,長期下來將提高致癌風險。
目前奇美醫學中心提供酒精代謝ADH及ALDH2基因檢測服務,只需抽血或取口腔黏膜組織即可檢測出是否具有此種基因。奇美醫學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郭行道說明,透過基因檢測,若能早期發現自體酒精代謝基因缺損,可早期預防降低罹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2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上午行政院國民黨團杯葛下,行政院長蘇貞昌針對國籍航空「3+11」政策提出補充報告,對因疫情死亡國人正式致歉,但強調沒有證據顯示「3+11」是本土疫情破口,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口徑一致,特別說經由多次調查,本土疫情與「3+11」沒有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9月22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外說明,第1劑疫苗涵蓋率,預計10月初就能到60%,10月底有望突破70%,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當疫苗首劑疫苗接種率60%以上,防疫措施就有機會陸陸續續開放。 陳時中說明,民眾生活逐漸開放,有個標準依據會比較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造成失智症最主要的三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失去自己,也失去了與世界的連結,衝擊個人活著價值,是非常嚴重的疾病。阿茲海默氏症  兩特徵診斷1888年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醫師收治一位大約50歲的女士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