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單側鼻塞、耳悶塞感別輕視! 鼻腫瘤4大常見症狀要注意

單側鼻塞 耳悶塞感別輕視! 鼻腫瘤4大常見症狀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4歲林太太的右耳近半年不時有悶塞感,初期服用藥物治療後會改善,但後來吃藥後悶塞感依然存在,到診所就醫時發現右耳積水且右頸部有1硬塊,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其鼻咽右側有1腫塊,因同時同側頸部已有硬塊,應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因此再接受鼻咽切片檢查,結果確診為鼻咽癌。

傳統鼻部腫瘤治療 同步化學及放射治療為主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許恆睿醫師指出,鼻部腫瘤的治療,以同步化學及放射治療為主,但部分對放射治療反應不佳的腫瘤或治療後復發的鼻咽癌等,則須以手術切除為首要選擇;而過去以臉部切開方式進行鼻部腫瘤手術會切開臉部骨骼,在臉上留下較大的疤痕,且後續併發症明顯,導致患者的意願不高。

內視鏡手術+導航系統 精準、安全且不留疤

現在的鼻腫瘤手術可以選擇有內視鏡手術,以4毫米粗的內視鏡及特製器械伸入兩側鼻孔進行,不會留下臉部疤痕,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許恆睿醫師表示,因為鼻竇及鼻咽位處頭顱中間,所以如何在術中避免傷及眼眶、顱底、頸動脈等重要結構十分考驗手術技巧,而導航系統的應用,得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升手術安全性。

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莫名鼻血、鼻塞、耳朵悶塊就醫 

國人每年鼻腫瘤患者中,罹患鼻咽癌約1,500人,鼻腔及鼻竇癌約200人。其中,鼻咽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10倍;鼻咽為鼻部後方與咽喉交界處的結構,位處頭顱中心點,因此鼻咽癌初期症狀十分不明顯,腫瘤須長到阻塞耳咽管或開始出血才容易被患者察覺,更有患者就診時腫瘤已經轉移至頸部淋巴結。

許恆睿醫師提醒,若出現鼻出血、單側鼻塞、耳悶塞感、頸部腫塊等症狀應至耳鼻喉科就診,特別是有鼻咽癌家族病史者,更須提高警覺。

【延伸閱讀】

腸癌晚期不等於末期 積極治療帶來新希望

年紀輕輕腳麻到睡不著? 小心多發性硬化症

酷暑炎炎,血糖控制大不易 醫師解析兩大原因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是一則不幸的消息。一位準爸爸,在小區和懷孕的妻子散步時候,突然倒地猝死。而他正是一位來自大部分設計師都羨慕的騰訊遊戲部門的組長。知情者稱,他的死是因長期加班過勞導致。 生前最後願望:給家人更快樂的明天 “快做爸爸了,願寶寶將抗,茁壯成長;努力多維度提升自己,給家人更快樂的明天。&rd...

閱讀詳情 »

因在電影《吉人天相》飾演“大傻”一角,令觀眾印象深刻而得名 以下圖片來源 承包“反派”專業戶-成奎安 說起反派專業戶的代表人物,成奎安說他是二,絕對沒有人敢稱第一,他17歲進入演藝圈,因病去世時一共參演了350多部影片和600多集電視劇,幾乎沒有演過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流產的機率就會提高至40%,不過若是胚胎萎縮的原因,恐怕就不是母親能夠決定;高雄馨蕙馨醫院醫師曾翌捷指出,萎縮的胚胎有超過一半具有染色體或基因異常,或者是因子宮構造異常、母體的特殊疾病所引起,通常和過於疲勞、藥物使用不當等因素無關。 胚胎萎縮 藥物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想減肥,首要工作就是燃燒脂肪、增加肌肉比例!外媒報導,12個意想不到的簡單方法,讓你輕鬆燃燒脂肪。 別刻意節食 女性的健美身材不是建立的「吃得少」,也不是吃些空有熱量的零食,而是吃得正確、吃得營養,吃錯食物會減緩身體的新陳代謝,當身體的營養與熱量不夠時,只會讓新陳代謝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