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日又見10例境外移入! 莊人祥:一半全都是突破性感染

單日又見10例境外移入! 莊人祥:一半全都是突破性感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零個案,但境外移入個案仍在持續不斷進入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1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就有一半全屬於突破性感染。

莊人祥說,今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6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印尼(4例,案16656至案16658、案16660)、菲律賓(案16659)、越南( 2例,案16661、案16663)、土耳其(案16662)、韓國(2例,案16664、案16665)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1月10日至11月23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指出,其中包括案16656、案16661、案16662、案16663、案16664全都是突破性感染個案,分別接種過完整的中國科興、AZ或BNT疫苗。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554例確診,分別為1,910例境外移入,1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台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生兒篩檢去年3638寶寶異常 爸媽注意!一出生接觸「萘丸」恐惹大禍

消費者注意!北市抓到白蘿蔔、茄子農藥超標 連鎖「健康食彩」也上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擔心孩子性早熟,飲食跟環境都要格外留心。(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個家長都期盼孩子能夠快快長大,但過早發育「性早熟」卻不是好事!一名體型略重的5歲小女童,就被媽媽發現胸部已經開始發育而求醫,這才發現小女孩平日愛吃漢堡、薯條、雞塊,診斷為中樞性性早熟,經適當...

閱讀詳情 »

新北市社群媒體上最近有個熱門話題,日前有民眾說他們半夜送小朋友到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急診,但因沒有兒科專長醫師,所以改到其他醫院。 輔大醫院急診室主任范修平對造成這位家長不便,表示歉意。他說,輔大醫院專屬急診的兒科醫師目前有三位,兒童專科急診服務時間的確是早上十一時到晚上十一時,晚上時段由不分科急診醫...

閱讀詳情 »

▲孩子出現喉嚨痛、草莓舌、皮膚紅疹等症狀時,家長別輕忽。(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小小孩,爸爸媽媽得特別留心孩子的喉嚨、皮膚是否有水泡或紅疹。台北尤其,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邱婷芳提醒,3歲以上兒童,如果有發燒、喉嚨痛、喉嚨紅腫,甚至有小出血點、草...

閱讀詳情 »

痔瘡是現代人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尤其長期便秘、缺乏運動、懷孕產後等都容易出現痔瘡。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若痔瘡不痛不癢、不影響生活時,可無需積極處理,但若內痔脫出,甚至疼痛、流血時就建議積極治療為佳。  內痔,指的是位於直腸齒狀線內的痔瘡;然而,內痔卻可能因為嚴重度不同而出現痔瘡脫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