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敗血症致死率高達3成! 「智抗菌」助預測感染並快檢菌種

敗血症致死率高達3成! 「智抗菌」助預測感染並快檢菌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敗血症患者中,每10萬人中就有287人死亡,致死率達29.2%。敗血症又名「沉默殺手」,是因為其病徵模糊且病因多元,故難以鑑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針對日益氾濫的超級細菌問題,整合藥劑部、醫學檢驗部、醫研部、感染科、資訊室、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大數據中心與智慧醫療科技創新中心AI能量,以全院跨科部資料開發智抗菌決策輔助系統,榮獲2021年臺北生技獎跨域卓越獎優等獎肯定。

敗血症初期忽視  錯過黃金治療

周德陽院長表示,傳統上,住院患者發生感染症時,醫師基於救急,第一時間會依據自身經驗初步判斷可能的感染源,並投以相應的抗生素,故仍有一定比例的病患在發病初期無法確診,因而非常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智抗菌平台問世  降低併發風險

大數據中心郭錦輯主任說,急診病人病情瞬息萬變,如何善用大數據分析快速判斷細菌性感染,正確使用抗生素來降低患者發生菌血症發生風險,是智抗菌平台的另一項功能;跨部門的醫療團隊開發之智抗菌平台,此平台集投藥建議、預測抗藥性與敗血症三大功能於一身。

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許凱程主任表示,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開發「敗血症之人工智慧輔助醫療診斷系統」,協助醫師及早發現敗血症,提升存活率。

AI智慧 快速掌握用藥狀況

周德陽院長說,現行臨床醫學檢驗流程針對感染源進行菌種鑑定與微生物製劑敏感性試驗後,約需三到五天將檢測資訊提供給臨床醫師進行抗生素治療評估。而「智能抗藥性細菌快速預測系統」根據過往細菌鑑定與抗藥報告大數據,串接質譜儀資料,同時鑑定細菌種類及預判是否可能帶有抗藥蛋白,因此能將整個流程縮短為一小時,讓醫師與病人更快速掌握是否用對藥物,以降低醫療成本與致死率。

【延伸閱讀】

老年憂鬱、失智症? 有可能是巴金森病前兆

卡車司機便後滿盆血 檢查竟是晚期大腸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國人習慣運用中醫藥於養生、保健及體質調整!中醫藥的精髓及強項在於調整氣血平衡,正是上醫治未病的保健及預防觀念。為發展中醫健康促進及預防醫學,衛生福利部特別委託中國醫藥大學,執行「中醫預防醫學健康管理模式發展評估計畫」。藉由設計符合健康或亞健康民眾需求中醫預防醫學模式,結...

閱讀詳情 »

撰文/羽穗、攝影/雪球 人們常用「倒吃甘蔗」來自我勉勵,代表漸入佳境,會越來越順利,因為甘蔗越接近根部的地方越甜,因而有這樣的比喻。 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洪宜慈指出,甘蔗具有豐富的水份與糖份,含有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等,生津止渴且有多種的有機酸,更是促進腸道消化的好幫手。不過,在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65歲以上長者人口數已達318萬,佔總人口數13.5%,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銀髮族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但是,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5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顯示,65-69歲及70歲以上長者,規律運動比率為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者傳承智慧 發揮穩定社會力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長輩們走過的歲月,都有很豐富的人生經歷,雖然身體逐漸退化,但是智慧卻能傳承。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日前在參加「潭子日間照護中心」啟用典禮時指出,老人不是負擔、老人是寶藏,要珍惜用心的讓老人家傳承智慧,發揮社會穩定的更大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