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日4人確診!全在美國、馬來西亞曾染疫 拿「轉陰」證明來台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今(24)日加零,但一口氣多了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944至案947,分別自美國(3例)及馬來西亞(1例)入境。值得注意的是,這4人都是曾在當地被檢驗確診,待二採陰後才入境台灣的,但全數在檢疫期滿或出境需要時自費採檢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944為美國籍30多歲男性,今年1月5日曾於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1月26日、27日及2月3日三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在美期間均無症狀。2月5日來台洽公,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2月21日檢疫期滿,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今日確診(22日及23日採檢Ct值均為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由於無症狀,檢疫期滿後接觸的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945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2018年11月自台灣出境),去年10月30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並於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11月3日症狀好轉,12月30日再次檢驗為陰性,於今年1月3日返台,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直到因出境需要,2月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今日確診(Ct值34,次日再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7人,均列居家隔離。

案946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長期於馬來西亞工作(2019年12月自台灣出境),去年11月30日曾出現發燒、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於當地採檢COVID-19陽性後住院隔離,12月12日出院。個案今年1月14日及1月27日檢驗陰性,並於1月29日返台,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後因出境需要,2月2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6,次日再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6人,均列居家隔離。

案947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長期於美國工作(2019年5月自台灣出境),個案自述曾於美國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並於去年12月2日在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去年12月31日及今年1月6日兩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個案1月9日返台,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因出境需要,2月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22日及23日採檢Ct值分別為33、32,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1人,均列居家隔離。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國害買BNT破局? 陳時中新說法:沒說過有國家干擾、只是我感覺

中國灑千萬劑疫苗「善意」稱有台灣份 陳時中給了軟釘子:沒這打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要打AZ疫苗第二劑的人注意了,預約接種政策又有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親自宣布「更正」訊息,原本第二劑AZ疫苗接種要採用地方政府造冊方式,現在全部改成上預約平台意願登記,且同步往下再開放到50歲;這一波預估符合意願登記人數有93萬人。 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圖說:左起依序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李財坤副執行長、國家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黃秀芬執行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工程學院莊曜宇院長、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林世嘉執行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今(27)日辦理「精準防疫─推...

閱讀詳情 »

章秉純常常接到個性容易焦慮的病患求診,有些人需要服用助眠劑才能入睡,有些人則擔心藥越吃越重,怕吃一輩子、擔心副作用。對藥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章秉純跟大家分享處理焦慮情緒的妙招,嘗試讓民眾降低焦慮感,能幸福入睡、一夜好眠。也很多民眾練習一陣子就不再需要吃藥了喔! 【延伸閱讀】 QA/流感疫苗開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後,出現血栓的罕見副作用讓不少人開始重視血栓問題,日前桃園有母女三人在輪到可打疫苗前,想到家中長輩有血栓病史,警覺可能有相關風險,因此先進讓基因檢測,結果報告結果顯示三人中即有二人為血栓高風險,一人為中風險,醫師因此建議改打非腺病毒載體疫苗,降低誘發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