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單眼視力突下降 光動力療法縮短病程

單眼視力突下降 光動力療法縮短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多歲的上班族男子,平日工作常需盯著電腦,最近趕專案頻繁加班,日前一覺醒來無論怎麼謎眼睛或用力瞪大眼睛看,就是覺得東西變小、變暗、一片模糊。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陳錫富醫師解釋,安排螢光眼底血管攝影後確診為急性發作的「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治療上,口服藥物改善有限,光動力療法則是目前的治療主流,治癒率超過九成,預後良好。

半劑量光動力療法治癒率超過九成

陳錫富醫師指出,以傳統光動力療法治療後可能在雷射照射處引發脈絡膜血管缺血壞死、視網膜色素細胞層萎縮結疤、甚至長出脈絡膜新生血管造成出血等少數副作用,為了更高的安全性,現在已全面改用光敏感藥物劑量減半或雷射照射時間減半的安全加強型光動力療法,臨床上治療效果好,也幾乎不再出現上述副作用。光動力療法治癒率超過九成,是目前的治療主流,治療後48小時內應避免直視強光或被強光直接照射,也要多喝水以便排出光敏感藥物。

病變初期症狀不明顯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發生率在視網膜病變中排第四,僅次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中風,不算少見。常在30~50歲青壯年男性單眼急性發作,發生原因尚無定論,通常認為與服用類固醇藥物或壓力有關。初期症狀往往並不明顯,也因此增加早期診斷困難度。

去除危險因子大多可自癒

急性發作病患只要調整生活作息、充分休息,去除危險因子,例如不抽菸喝酒、不熬夜、避免壓力過大、控制高血壓及避免使用類固醇藥物後,通常能逐漸自行恢復。不過,研究指出初次發作一年內的復發率近五成,更有少部份病患會反覆發作進展到慢性病變階段,引起視網膜細胞永久損傷、脈絡膜新生血管甚至變成多發息肉性脈絡膜血管病變,導致視力永久受損。

口服藥、注射眼內藥物改善有限 雷射光凝法易造成視野缺損

治療方面,口服藥物或注射眼內藥物效果都不明顯。另一種雷射光凝法,因傷口結疤而出現視野缺損或中央盲點等後遺症。相較起來,光動力療法運用的光敏感藥物能選擇性的聚集在異常血管病灶處並加以治療,正常血管不會聚集藥物不受照光影響,因而能避免健康的視網膜結疤、產生永久中央盲點,且治癒力也高,是目前治療的主流及優先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對於有吸菸習慣的人而言,透過決心戒菸難度不小,但尋求醫療團隊協助,加上適當藥物治療,可更有效達到戒菸目的。一位73歲的張先生,煙癮超過40年,在報名戒菸班後,短短4周靠著意志力戰勝菸癮,同時也改善了過去神經痛的問題,並增進家人感情,發現戒菸後的益處良多。 張先生19歲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開學第一周,很多學童身心狀態還停留在放假的階段,沒辦法馬上適應校園生活,已經有家長發現孩子肩膀一高一低,並有肩頸痠痛問題,擔心有脊柱側彎的現象。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蔡森蔚主任表示,大部份的痠痛跟長期姿勢不良有關,小朋友平常可做做暖身操,維持良好的姿勢,才能健康上學去。要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為了讓高齡友善城市能夠徹底落實在臺灣每個角落,國民健康署扮演著關鍵角色,發揮中央「倡議」(Advocate)、「促能」(Enable)及「媒介」(Mediate)等三大功能,帶領各縣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台灣的生育率偏低、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1993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WhatsApp日前宣佈,每月活躍用戶人數已經達到 6 億人;LINE在台灣的用戶人數也破千萬,民眾幾乎每天都離不開通訊軟體!下班後即使眼睛疲憊不堪,仍依賴手機、電腦等3C用品與親朋好友聊天、聯絡感情,等於除了睡眠時間外,剩下的所有時間眼睛幾乎都離不開螢幕,導致長時間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