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嗜吃油炸、零食 國中生患高膽固醇

不少年輕人嗜吃麵包、即溶麥片、薄片起司cheese food、炸物等食品,當心未來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引發猝死風險恐上升。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臨床觀察發現,大學生、年輕上班族,低密度膽固醇飆破200mg/dl,已經有猝死危機,問題是出在反式脂肪酸,多出現在加工食品中。台灣外食族多,醫師提醒,盡量在家烹調料理,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預防膽固醇上身。

洪建德說,影響膽固醇高低的關鍵在於食物中「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綜合。其中反式脂肪酸的影響力是飽和脂肪酸的10倍、膽固醇的100倍。他強調,大部分的人都只在乎食物含有的膽固醇,而忽略反式脂肪酸才是引起血中膽固醇高的元凶。所以剛認識膽固醇的人會認為,只要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紅肉,改吃白肉,但膽固醇依舊降不下來。

台灣外食族多,吃進肚的大多都是食品,而非食物。食物與食品有何區別?洪建德說明,食物是未經加工的,或自然發酵的;食品則是加工後的產物,但是界線模糊。食品可能為了長期不需低溫無菌保存,添加了過量防腐劑;為了增加色澤彩度,添加色素;為了增加白色明度,添加氧化劑、螢光劑、漂白劑等;為了增加稠度,添加增黏劑、起雲劑、填充劑;為了增加口感,添加反式脂肪與界面活性劑。

食品為何會有反式脂肪?洪建德解釋,食物在加工的過程反覆煎炸,需要安定的反式脂肪酸、或飽和脂肪酸。一般家庭用油,為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加熱後迅速氧化,一天內就會發生酸臭,產生油耗臭味,所以不容易要求加工食品同時注重健康(低熱量、低氧化物、不含反式脂肪、便宜、無添加)、安全、安心、廉價、全部最大化,而且並存。

常會被誤認為是食物的食品,包含即溶加工麥片類、肉品加工類、精肉類、核果類、加工滷味、加工乳品、以及台灣人愛不釋手的油條、燒餅、抓餅、蔥油餅也都有反式或飽和脂肪。

洪建德說,25年前曾經針對小學學童以及青少年,進行膽固醇數值測量調查,以176mg/dl總膽固醇作為標準,結果發現五人當中就有一人出現膽固醇過高問題;但現在門診觀察,年輕人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以上數值竟比比皆是,將來都可能會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猝死風險高。這些患者的共同點,都是外食族、愛吃油炸物以及麵包。

洪建德呼籲,預防膽固醇過高,以及預防新陳代謝症,儘量能自己在家做飯,並常用清蒸、水煮、鹵煮、涼拌,或烘烤方式烹調,並提醒應養成運動習慣,在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和高膽固醇說掰掰。此外,已經有高膽固醇血症者,為了在併發心血管病之前,在專家的疾病管理下,還要加上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血中膽固醇,進而減少日益增加的心血管關聯的十大死亡原因。



相關推薦

在八仙塵爆那一夜之前,從小到大遇過燒傷的傷口就只有自己煮飯不慎的燙傷,近期嚴重一點的也只有碗粿小腿被排氣管的燙傷,就算進入加護病房前都有做燒燙傷的訓練,但那也僅止於紙上談兵… 從第一個燒傷病患衝上來後,完全沒有看過這種大範圍燒傷傷口的護理人員,大家「嘖!」一聲的倒吸了一口氣,強忍內心的...

閱讀詳情 »

曾經因為抗爭血汗上過新聞的麻醉護士,還有曾經被電視劇當作主角的麻醉醫生,此時此刻卻成為背後默默無聲工作的無名英雄!   一名麻醉護士回想著八仙塵爆發生的那晚,剛好騎著機車在前往上班的途中,在醫院的路上看到一台接一台呼嘯而過的救護車,心想:「不會是送到我們醫院吧!」,果然一到達醫院立刻被告知...

閱讀詳情 »

八仙塵爆事件27歲女傷患曾鈺倫曾是留日仙台大學生,4年前幸運逃過日本311大地震,返台再攻讀台師大研究所,去年畢業後在業界打工,四肢修長還當過業餘網拍模特兒,沒想到這次與朋友到八仙樂園遊玩,躲不過塵爆之傷刧,她全身42%遭灼傷,其中手、腳傷勢最為嚴重,目前轉入成大醫院加護病房救治。 曾鈺倫27日與5...

閱讀詳情 »

長了痘痘的人總是喜歡用手去擠痘痘, 不少人就會發現擠痘痘的時候, 總是會有白色的東西被擠出來。   那被我們隨手從痘痘裡面擠出來的白色東西是什麼呢? 是不是真的擠出來白色東西痘痘就會好得更快呢?   趕緊來看看...   皮脂腺的分泌物 - 痘痘 裡面擠出來的白色物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