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嗜吃油炸、零食 國中生患高膽固醇

不少年輕人嗜吃麵包、即溶麥片、薄片起司cheese food、炸物等食品,當心未來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引發猝死風險恐上升。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臨床觀察發現,大學生、年輕上班族,低密度膽固醇飆破200mg/dl,已經有猝死危機,問題是出在反式脂肪酸,多出現在加工食品中。台灣外食族多,醫師提醒,盡量在家烹調料理,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預防膽固醇上身。

洪建德說,影響膽固醇高低的關鍵在於食物中「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綜合。其中反式脂肪酸的影響力是飽和脂肪酸的10倍、膽固醇的100倍。他強調,大部分的人都只在乎食物含有的膽固醇,而忽略反式脂肪酸才是引起血中膽固醇高的元凶。所以剛認識膽固醇的人會認為,只要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紅肉,改吃白肉,但膽固醇依舊降不下來。

台灣外食族多,吃進肚的大多都是食品,而非食物。食物與食品有何區別?洪建德說明,食物是未經加工的,或自然發酵的;食品則是加工後的產物,但是界線模糊。食品可能為了長期不需低溫無菌保存,添加了過量防腐劑;為了增加色澤彩度,添加色素;為了增加白色明度,添加氧化劑、螢光劑、漂白劑等;為了增加稠度,添加增黏劑、起雲劑、填充劑;為了增加口感,添加反式脂肪與界面活性劑。

食品為何會有反式脂肪?洪建德解釋,食物在加工的過程反覆煎炸,需要安定的反式脂肪酸、或飽和脂肪酸。一般家庭用油,為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加熱後迅速氧化,一天內就會發生酸臭,產生油耗臭味,所以不容易要求加工食品同時注重健康(低熱量、低氧化物、不含反式脂肪、便宜、無添加)、安全、安心、廉價、全部最大化,而且並存。

常會被誤認為是食物的食品,包含即溶加工麥片類、肉品加工類、精肉類、核果類、加工滷味、加工乳品、以及台灣人愛不釋手的油條、燒餅、抓餅、蔥油餅也都有反式或飽和脂肪。

洪建德說,25年前曾經針對小學學童以及青少年,進行膽固醇數值測量調查,以176mg/dl總膽固醇作為標準,結果發現五人當中就有一人出現膽固醇過高問題;但現在門診觀察,年輕人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以上數值竟比比皆是,將來都可能會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猝死風險高。這些患者的共同點,都是外食族、愛吃油炸物以及麵包。

洪建德呼籲,預防膽固醇過高,以及預防新陳代謝症,儘量能自己在家做飯,並常用清蒸、水煮、鹵煮、涼拌,或烘烤方式烹調,並提醒應養成運動習慣,在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和高膽固醇說掰掰。此外,已經有高膽固醇血症者,為了在併發心血管病之前,在專家的疾病管理下,還要加上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血中膽固醇,進而減少日益增加的心血管關聯的十大死亡原因。



相關推薦

日本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因此日本總是地震多發,很輕微的地震都不會引起日本群眾的注意。 日本Air Danshin Systems公司發明了比不倒翁還厲害的懸浮裝置,於是,日本再也不怕地震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懸浮裝置是怎麼運作的吧! 神奇的懸浮裝置影片 這就是房屋與地基之...

閱讀詳情 »

摘要:加拿大一公司日前成功開發出一款名為“Ocumetic”的仿生鏡片。只需以注射的方式註入眼睛,大約10秒後,這種眼鏡就會自動在眼球中展開,原先不良的視力不但能夠被矯正,還能比1.0的視力更好。不過,該鏡片只適用於25周歲以上成人,該項技術正在取得國家政府的認可,最快20...

閱讀詳情 »

via 牛皮癬,因狀如牛頸之皮,厚且堅而得名。因其好發於頸項部,又名攝領瘡,具有頑固性和復發性的特點。本病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主症。  方一   在端午節早上到戶外採集各種樹枝,每枝折取20厘米左右的一截嫩頭,品種越多越好,至少在20個品種以上。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