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嘴破漱鹽水殺菌?

嘴破漱鹽水殺菌?

口腔潰瘍分三大類:
(一)脾胃濕熱型:潰瘍呈現充血腫脹、灰黃色薄膜、滲出物較多及疼痛明顯的症狀。也會伴隨火氣大的症狀,如口臭,口苦,燥熱等。可使用【半夏洩心湯】、【承氣湯】等清熱藥物。外治可用珍珠,黃連,石膏等磨粉噴抹傷口來緩解疼痛。 

(二)心腎陰虛型:潰瘍面側為中央凹陷圓形 ​​、顏色鮮紅疼痛程度會隨著早晚及疲倦程度而有波動。平時又虛勞的症狀,如夜寢多夢,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治療使用【六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等滋養藥物。外治可用生地黃煎水漱口來改善症狀。

 
(三)脾虛濕困型:潰瘍面多呈現不規則、潰瘍面有白色膜等特徵。平時會有許多消化不良症狀,治療常會使用【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等健脾化濕藥物治療。外治可用銀花,甘草等分煎汁漱口以改善症狀。

原則上口腔潰瘍大約一周內傷口都會自動癒合,如果沒有癒合,且口腔持續固定同一個位置潰瘍超過兩週以上,就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口腔癌所致。需馬上求醫治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又有重症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一例中重度個案,該名台南的60多歲男性,屬於嚴重肺炎,只在去年7月接種過一劑AZ疫苗之後,就沒再接種第二、第三劑,一度因為肺炎接受多種氧氣面罩及多種藥物治療,目前病況已在改善中。 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免戴口罩,不必等到暑假這麼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才鬆口,考慮針對特定區域「漸漸不用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8)日下午直接點出時間點,遠比外界預期的暑假更早,羅一鈞說,指揮中心已在蒐集各部會意見,4月1日之前就會有相關評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個案今(18)日多一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75例COVID-19確定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本土個案,案21792為南部30多歲男性,曾接種2劑BNT疫苗,3月14日開始陸續出現喉嚨不適、畏寒及咳嗽等症狀,自行購買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視力突然模糊,別以為只是眼睛疲勞。國內門診就收治一名60歲患者,一早起床發現右眼突然視力模糊,趕緊前往眼科門診求助,醫師問診得知,原來他患有高血壓,最近2個月常常有間歇性頭痛,眼科檢查發現右眼視網膜上半部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併發黃斑水腫,引起突發性視力減退。 收治病人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