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官捐贈阻礙重重 悲傷與愛並存的爭議

器官捐贈阻礙重重 悲傷與愛並存的爭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般人熟知的器捐程序,是在病人生前同意或家屬代為決定之下,腦死後進行器官移植,但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因意外身亡的人約6000多人,其中同意捐贈器官者約200人,但等待捐贈的人數目前已累積上萬人,每年有增無減。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江仰仁表示,器官捐贈一直都是僧多粥少,2017年起台灣已可進行心死後器捐,可望為沙漠中帶來些許甘霖。

心死後器捐2017年上路 每年新增20

心死後器捐的正式名稱是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實際上應為體內循環停止後的捐贈。時為器捐登錄中心執行長的江仰仁醫師深感器官來源不足,參考其他國家作法後,與其他專家聯手推動相關作業指引,終於2017年時通過辦法。這是有效增加捐贈來源的重大國家政策,每年器官捐贈來源中,心死後的來源占總量的10%,2020年達到20例。

不過執行難度與溝通複雜度也更高,需要成熟的團隊分工執行,與良好的公眾溝通。他也提到,技術方面台灣仍有需要克服之處,如肝臟、小腸在心跳停止後的移植,都相當困難。

腎臟為待移植大宗 捐眼角膜接受度最高

台灣目前需要移植的器官,以腎臟為大宗,因腎臟功能衰退不可逆,若想脫離終身洗腎,僅能依賴移植。洗腎人口約有9萬多人,有9千多人登記等待腎臟移植,除了親屬間可以活體捐贈之外,其他就必須等待適合的大愛捐贈。江仰仁醫師提到,接受度最高的為眼角膜捐贈,一方面是因為對外觀無太大影響,另一方面也因捐贈程序較為容易;但其他器官如心、肝、腎等因捐贈手術較為複雜,且需開膛剖腹,即使手術結束後醫師以嚴苛標準仔細縫合,仍對捐贈外觀難免有一定影響,接受度就較低。

推動器捐30年 民眾接受度仍不高

台灣於民國76年時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同年頒布腦死判定辦法,當時為亞洲第一個制定器捐相關法律的國家,但30年來,受到傳統觀念、宗教信仰的束縛,民眾對於器官捐贈仍有許多疑慮,也成了最大阻礙。江仰仁醫師說,其中腦死後,但心跳仍在算不算死亡?心跳停止後要不要急救?也都仍有民眾因不夠了解而產生疑惑,「雖然器官捐贈是好事,但在台灣似乎還是禁忌話題。」

家屬與受贈者分享 鼓勵更多人加入器捐

根據器捐登錄中心資料,目前有40多萬人註記同意器官捐贈,但到了捐贈的那一刻,也有許多家屬反悔,也不便強烈要求他們同意。

雖然這段道路有點艱辛,但一路上仍有許多美好的故事發生,江仰仁醫師長期在器捐登錄中心服務,與許多捐贈家屬、受贈者共享歡笑與淚水。他回憶曾有位不到3歲的小朋友意外墜樓,媽媽在悲痛之餘也立刻決定捐出心、肝、腎,大愛救助了三個家庭。他十分鼓勵家屬、受贈者站出來分享,希望能用愛的力量,讓更多人加入器捐的行列。

器官捐贈阻礙重重 悲傷與愛並存的爭議


【延伸閱讀】

認識器官捐贈 腦死之外還有心死後器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8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接近年底,不少公司行號業務量加重且應酬頻繁,讓每天辛苦生活的上班族更加忙碌勞累,此時更應該注意補充體內的微量元素、礦物質。礦物質「鎂」能讓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交互作用,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而海洋深層水中含有深海礦物鎂及多種微量元素,忙碌的現代人透過海洋深層水,補充自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感冒不能吃甜」,認為甜食會生痰,會越咳越兇;不過,中醫師表示,「感冒不能吃甜」是不正確迷思,咳嗽的原因很多,感冒只是其中之一,而感冒的過程有不同階段,病症表現會有變化,中醫辨證論治有相對應的思維。因此「感冒不能吃甜」可能是過於附會簡化的推論。止咳糖漿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天好容易養肉,一不小心,腰間擠出的一小團肉和突然變厚的後背肉,讓塑身的成果功虧一簣。而由於冷凍減脂美國原廠推出尺寸更小的精雕手握把,可針對細微脂肪堆積部位進行全方位精準雕塑,更適合東方人窄小身形,使局部曲線更臻完美,已有不少民眾預約專業諮詢,搶先打造COOL線條。SH...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台南捐血中心為向民眾推廣捐血的好處及分離術捐血,特地在聖誕夜那天,舉辦了分離術血小板捐血示範活動,讓民眾更了解分離術捐血的原理及過程,呼籲民眾除了定期捐全血外,更能捐血小板,造福更多需要的人,也成為幫助病患最好的禮物。分離術捐血儀器示範 教導民眾正確衛教觀念台南捐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