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日灌2杯手搖飲!11歲學童胖破99公斤 脂肪肝、黑色棘皮症全上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身材圓滾滾的「米其林寶寶」,家長該擔心!門診就診治一名11歲學童,每天至少得喝1到2杯的手搖飲料,小小年紀,身高166公分的他,體重已經突破99公斤,近期被家人發現脖子及腋下的皮膚變得粗黑,擔心是不是生病了,到醫院檢查,沒想到除了確診「黑色棘皮症」,遠糖尿病不遠之外,胰島素阻抗值、尿酸、肝指數都高於正常值,更診斷出中度脂肪肝。

亞東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林裕誠警告,小時候胖,長大後還是胖!醫學研究報告已顯示,肥胖的小學生在長大成人後有6到7成依然肥胖;至於肥胖的中學生更高達7到8成發展為成人肥胖。

林裕誠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2019年國中小學生體位趨勢表中,肥胖學童占全體小學生14.3%,其中男生肥胖率為16.7%、女生則為11.8%;同期,國中生的肥胖率占全體18.3%,男生肥胖率甚至高達21.9%,幾乎每5名國中男生就有1人過胖。且台灣整體兒童肥胖率高過鄰近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

兒童時期肥胖風險在於,不僅會影響成長,甚至會增加成年後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對於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

以該名11歲學童為例,林裕誠說,經過門診控制後,現在能穩定地減重,各項異常的生理數值也逐漸回復。他進一步分析,大部分兒童肥胖都屬「單純型肥胖」,雖然遺傳疾病或荷爾蒙失調也會造成肥胖,但占比不高,常見兒童肥胖禍首都跟「零食飲料不離口」、「手機平板不離手」、「運動習慣難起頭」有關,尤其,相關研究指出,在2歲半至6歲間的兒童,每天睡眠不足者比睡眠充足者,肥胖機率高出2.9倍。

打擊兒童肥胖,林裕誠特別整理出全家人可共同執行的9招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生活習慣,呼籲父母以身作則,和孩子一同執行:

1. 吃早餐
2. 每日五份蔬菜與水果
3. 不喝含糖飲料
4. 減少高熱量飲食,例如飽和脂肪食品、洋芋片、糖果等
5. 減少外食
6. 減少靜態活動,每日看電視、上網與打電玩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
7. 依據孩子的年齡與喜好安排適合的身體活動及運動
8. 每日的身體活動時間累積超過1小時
9. 充足睡眠(3至5歲:10小時;6至12歲:9小時;13至18歲:8小時以上)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更年期情緒低落、失眠、易怒怎麼辦? 3招「烏龜技巧」釋放壓力

習慣歪著頭、老喊頭暈 近視兒童2警訊!恐變「獨眼俠」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口制再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晚間宣布,由於國內醫用口罩徵用產能持續提升,2月20日(周四)起全國各據點由原本每日提供200片成人口罩和50片兒童口罩,增加為每日每據點提供400片成人口罩和200片兒童口罩,且...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最關鍵的是,還是疑似社區感染的個案,為了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火力全開,趕在一天之內完成其所有接觸者採檢,今(17)日晚間連夜再公布新增2例病例,正是死亡病例的80多歲媽媽(第21例)及30多歲外...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防疫當頭,消毒用的酒精十分搶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只賣口罩,全台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本周開始也加入「防疫酒精」的販售行列,藥師公會全聯會今(17)日宣布,在與食藥署協商過後,將配送「防疫酒精」至各健保特約藥局供民眾購買使用,每瓶300...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威脅籠罩,減少感染機率,民眾多以「不進醫院」為最高準則。(照/高醫附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不歇,台灣已出現20例確診個案,並出現疑似社區感染的首例死亡病例,國內醫院無不提升防疫準備,減少民眾可能的感染機會,像高醫附醫今(17)日就宣布啟動視訊問診,幫助自疫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