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嚴重打鼾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前兆

嚴重打鼾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前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人睡覺都會打鼾,打鼾是由於空氣經過狹窄通道震動而產生聲音,人在入睡後,由於呼吸道肌肉張力降低,使得呼吸道變得較狹宰,進而造成鼾聲大作;然而,醫師提醒,打鼾頻率越高,其呼吸不順的嚴重度越高,最後恐變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嚴重恐將猝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廷遠表示,睡覺時,若呼吸道氣流不流通就容易產生打鼾,若是演變到睡眠呼吸中止,表示其氣流完全阻塞導致睡覺時沒有氣流,氧氣隨之下降;長期下來不僅影響睡眠、體力,缺氧的狀態也會讓所有的心血管及器官都缺氧,而導致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腦血管的疾病。

醫師表示,呼吸道解剖構造異常,如先天性扁桃腺過大或是鼻中膈彎曲的人,因其舌頭比較肥厚,容易導致呼吸中止;神經肌肉異常的人,其舌頭容易後倒而容易導致呼吸道狹窄;甲狀腺低下、服用安眠藥,以及喝酒容易讓肌肉鬆弛造成舌頭後倒而產生打鼾,舌頭若垂下來容易堵住呼吸道而產生呼吸中止。

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若有心血管的問題,容易造成心臟缺氧而突然猝死。林廷遠醫師說,一般而言,一個小時若中止呼吸5次並且在10秒以下都算正常;若是每小時停止20次以上並且長達10秒以上的人就必須緊急就醫治療,因為越嚴重,代表其缺氧情形越厲害。醫師提醒,在預防上盡量以側睡來保持呼吸道暢通,以避免突然猝死的風險增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4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天一到,天氣冷颼颼,許多人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問題,其中又以女性居多;有些人會吃燒酒雞、薑母鴨驅寒,或透過中藥調理體質,不過食補熱量太高,多吃恐增胖。中醫師指出,其實利用生薑煮水泡腳也能增進末梢血液循環,達到驅寒的功效。中醫師鄭愛蓮表示,發生四肢冰冷的問題主要是因體質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臺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松山區健康促進協會,透過社區資源整合與轄區內學校合作,推動「長青健康活力站」,運用學校空間規劃健康促進課程及活動,像是健康規律運動、老人防跌、健康飲食與口腔保健、預防保健篩檢等,讓社區內老人們退而不休,再現活力!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降低台北市學童齲齒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自9月16日起推動「台北市學童健康起步計畫-窩溝封填防齲齒專案」,結合266家牙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國小1年級學童免費第1大臼齒窩溝封填。另外,該局並辦理護齒體驗學習單活動,讓學童搭配護齒護照,完成連連看;學童只要在12月6日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聖誕歲末將至,過節氣氛濃厚,此時卻是獨居老人的危險時刻;根據內政部戶籍人口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60萬,其中有4萬8千名獨居老人。專家指出,以台北市為例,獨居老人一半有憂鬱症傾向,建議獨居老人多與人互動,可以預防失智症與憂鬱症。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