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四道人生臨終原則 讓病患好走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醫師,不管如何,請務必救到底!」在傳統孝道觀念之下,許多子女在面臨長輩瀕臨死亡之際,總會要求醫師繼續急救,以致不少老年人痛苦地死亡,壓胸造成肋骨斷裂,電擊後胸口灼傷。

奇美醫學中心3B加護病房副護理長莊騎徽指出,安寧療護發展在台灣已20多年,從安寧病房設置到安寧緩和條例陸續修法及八大非癌症疾病的納入,希望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生理、心理等痛苦,維護生命的尊嚴及活著的品質。

事實上,安寧療護不應僅限於安寧病房,加護病房也應如此。醫療科技再發達,醫療仍有極限之處,在用盡各種治療方式後,病人似乎仍回天乏術時,病人家屬應該學習如何讓病人「好走」。

只可惜,當醫師向家屬解釋時,許多家屬第一反應通常是『救到底』,如果呼吸衰竭,則放置氣管內管,若心跳、血壓不穩定就使用升壓劑、強心劑,甚至在生命已接近終點時,使用電擊、壓胸等措施。

然而,急救措施常對病人常造成傷害,例如,電擊後的灼傷、壓胸造成的肋骨斷裂,身上插上密密麻麻的管路,以致全身水腫、手腳發黑,很難聯想到健康時的模樣。

為此,奇美醫學中心共有四個加護病房積極推展重症安寧概念,以跨團隊合作方式提供有關病人的身體舒適、心靈安祥等支持。目前推展臨終病人的身體清潔及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等四道人生概念。

莊騎徽表示,醫護團隊在過程中,引導家屬向病人執行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等四道人生。在最後遺體護理時,拔除病人身上管路,邀請家屬一同為病人淨身,更換病人喜愛的衣褲,期望家屬在協助病人身體舒適的過程中,能撫慰哀傷及不捨的心。

莊騎徽說,希望每一個走到人生盡頭的病人都能面容安祥、無罣無礙無痛,在家屬的道別聲中辭世,而家屬也能逐漸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勇敢地面對悲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5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穿著外骨骼動力裝邁開的第一步,猶如登月第一人!」30歲的Thibault,4年前意外從夜店的12公尺高的陽台墜落,肩膀以下癱瘓,生活一夕崩解。所幸,他參加最新研發的外骨骼動力裝,可由腦袋直接控制四肢,在不斷練習後終於能行走一小段距離。開發該機器的Alim-Lou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只要改變生活型態,10名癌友中有4人可避免,癌症醫院可關門,轉為因應失智症。」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表示,癌症不應專注治療,應更積極戒菸、健康飲食、節制飲酒並控制體重,尤其運動為首位。和信醫院與台北市立大學團隊合作,導入運動醫學,開設「健康醫學門診」(Lifestyle ...

閱讀詳情 »

從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到韓國女子團體f(x)的雪莉,這幾年常聽到有名人因為憂鬱自殺而離開我們,為什麼憂鬱症這麼可怕? 我的至親曾經罹患憂鬱症超過6年,而我在高中時期也曾經歷過3年的情緒障礙,腦中曾有一個聲音和我說:「結束,就沒事了」,這是沒有罹患憂鬱症的旁人無法想像的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新北市1名30歲邱姓孕婦臨盆在即,日前至醫院中醫部看診向醫師表示,之前第1胎在家坐月子時家人在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1個月的麻油湯品,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且容易便秘、口乾舌燥;目前第2胎,希望產後坐月子可以用正確的方式以中藥、藥膳做調理。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