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人乳癌發生率居亞洲之冠 常接觸塑化劑增風險

國人乳癌發生率居亞洲之冠 常接觸塑化劑增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還在用塑膠袋裝熱食或經常吃微波食品及寶特瓶飲料嗎?小心乳癌找上妳!根據研究發現,經常接觸塑化劑製品,女性罹患乳癌風險高出1.9倍。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強調,塑化劑是環境荷爾蒙之一,已證實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建議少用塑膠製品。

每日有5名女性死於乳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4名,每年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發生率高居亞洲之冠,死亡人數近2000人,平均每天約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

曝露塑化劑增乳癌風險

張金堅醫師指出,國內乳癌發生人數10年暴增6成,與飲食西化、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大有關係。日常生活中的塑化劑危害無所不在,包括寶特瓶、塑膠袋等,經常曝露會影響人體正常內分泌而致癌,而高脂、高糖飲食習慣容易引發肥胖,同樣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

預防乳癌這樣做

張金堅醫師建議,除了避免高脂、高糖飲食及使用塑膠製品,建議養成運動的習慣,可降低罹患乳癌風險,並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目前國內提供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45至69歲女性,每2年1次免費檢查,早期發現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不要懼怕接受檢查及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連續單日破萬例確診,然而,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疫情尚未抵達巔峰,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目前防疫重點強調:簡化疫調、輕重症分流、即時分配藥物、接種疫苗。而民眾相當關心,萬一感染Omicron確診之後出現何種症狀該就醫? 對此,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已滿37年,備孕6年無法懷孕的張媽媽,35年前找上試管嬰兒之父、現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求子,經治療後成功誕生1對雙胞胎。而女兒張小姐,過去月經週期就不正常,在備孕3年無果後,經媽媽提醒,才31歲的她就決定去不孕門診求診,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病例連3天突破萬例,屢創新高,今(30)日新增1萬5033例本土個案,及116例境外移入(其中11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有3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尚未抵達巔峰,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必須做到簡化疫調、輕重症分流、即時分配藥物、接種疫苗等4項防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