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人乳癌發生率居亞洲之冠 常接觸塑化劑增風險

國人乳癌發生率居亞洲之冠 常接觸塑化劑增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還在用塑膠袋裝熱食或經常吃微波食品及寶特瓶飲料嗎?小心乳癌找上妳!根據研究發現,經常接觸塑化劑製品,女性罹患乳癌風險高出1.9倍。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強調,塑化劑是環境荷爾蒙之一,已證實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建議少用塑膠製品。

每日有5名女性死於乳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4名,每年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發生率高居亞洲之冠,死亡人數近2000人,平均每天約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

曝露塑化劑增乳癌風險

張金堅醫師指出,國內乳癌發生人數10年暴增6成,與飲食西化、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大有關係。日常生活中的塑化劑危害無所不在,包括寶特瓶、塑膠袋等,經常曝露會影響人體正常內分泌而致癌,而高脂、高糖飲食習慣容易引發肥胖,同樣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

預防乳癌這樣做

張金堅醫師建議,除了避免高脂、高糖飲食及使用塑膠製品,建議養成運動的習慣,可降低罹患乳癌風險,並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目前國內提供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45至69歲女性,每2年1次免費檢查,早期發現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不要懼怕接受檢查及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56歲的復健師,不幸已卵巢癌第四期,腫瘤擴散到全身各處,癌指數CA125破萬。考量卵巢癌治療後反覆復發的特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副院長曾志仁醫師先開刀清除腫瘤,再施以化療合併「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做一線治療,第三次化療後癌細胞就消失無蹤,六次後回歸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攝護腺癌風險有別 存活率也不一樣很多男性上了年紀攝護腺出狀況,通常是良性攝護腺肥大,或是無傷大雅的低風險攝護腺癌。小心!如果罹患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平均存活率不超過5年,必須及早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蔡曜州主任表示,低風險攝護腺癌患者病程都相當穩定,死亡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愛滋友善醫療系統千里送藥!受疫情影響,滯留國外愛滋感染者難每3個月回診領藥。對此露德協會秘書主任藍元亨表示,在疾管署同意下,民間團體合作幫助患者,持處方箋的正本領藥,並依合法途徑寄送海外給患者。桃園醫院醫務秘書教研部鄭舒倖主任指出,臨床證據已確立「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96歲的阿嬤,平時身體不錯,還能自己四處走動,不久前突然感覺嚴重腰背痠痛,無法站立及行走,前來萬芳醫院就診,經過X光檢查發現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馬上住院做MRI核磁共振,診斷為骨質疏鬆引起壓迫性骨折,立即施以椎體成形手術,傷口0.2公分,隔天就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