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人對麻疹免疫力佳 接種疫苗以這3種人優先

  近期國際往來交流頻繁,不少民眾更是熱衷出國度假,而台灣附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及香港等地一向為國人熱愛的旅遊景點。隨著鄰近國家麻疹病例增加,台灣的麻疹疫情也逐漸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3月30日止,今年國內已累計38例麻疹病例,較同期為高,其中21例為國內感染,1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

  麻疹為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屬於法定傳染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常見症狀有發燒、鼻炎、結膜炎與咳嗽,發燒3至4天口腔內會出現柯式斑點,之後會繼續發燒,過24至48小時後會出現典型的斑丘疹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並慢慢向下移至軀幹和四肢,約持續4至7天。出疹時病情最嚴重,當皮疹消退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至10%病人會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

  台灣由於MMR疫苗第2劑完成率高達97%以上,且與日本比較,我國接觸者發病率甚低,顯示國人對麻疹之整體免疫力佳,應不至於有大規模疫情發生。因此疾管署目前建議,某些在「高感染風險」條件下的族群優先接種疫苗,一般民眾並不需過度恐慌,這群人包括:

  (一)計畫前往有麻疹疫情地區者:出生6個月至1歲的幼兒,需於出國前評估接種需求,自費接種1劑,滿1歲後仍須按時程完成2劑公費接種(與前1劑至少間隔4周);而1981年(含)以後出生的成人,建議自費接種1劑後再行前往。

  (二)工作性質會頻繁接觸外國人者:1981年(含)以後出生者,建議自費接種1劑。

  (三)醫療照護人員:不具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陽性證明者,建議應接種2劑,且間隔至少4周;針對1981年(含)以後出生未持有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陽性證明者,優先接種1劑。

  接種MMR疫苗前須先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接種後大部分無明顯不適,少數可能有輕微發燒、紅疹、暫時淋巴結腫大、輕微咳嗽、鼻炎或科氏斑點等症狀。育齡女性接種後4周內應避免懷孕,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者、孕婦、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不能接種此疫苗。

  民眾除了應按時程帶家中幼兒接種MMR疫苗,孕婦或未滿1歲及未接種疫苗的幼兒也避免前往麻疹流行地區。若對自身麻疹免疫力或接種疫苗有疑問者,可在出國前2至4周至有提供自費MMR疫苗接種服務的醫院診所家庭醫學科門診,或衛福部疾管署旅遊醫學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相關推薦

年節期間,大家普遍吃得太油膩;春天來了,利用當令或簡單的食材做些清爽的料理,讓年節積存的油膩感,全部清光光,順便減肥!《粉皮小黃瓜,軟中帶脆》 市場常見的綠豆粉皮,不受限於季節、天候,可說是最方便的食材,切成條狀後,加些小黃瓜絲,淋上芝麻醬、灑點花生,就成了好吃的涼拌粉皮,口感軟中帶脆,老人小孩都喜...

閱讀詳情 »

3月10日上午,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住院部來了兩名特殊的患者,3歲的女童小景(化名)和兩歲的表弟小波(化名),兩個孩子都是因為嘴巴潰爛,緊急從武寧縣泉口鎮轉到了市醫院治療。 據孩子的媽媽張女士介紹,她們平時在外面打工,孩子都是在家裡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平時喜歡拿錢去村裡的小店買5毛或1元錢一...

閱讀詳情 »

台灣一名出生後才7天大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況,甚至出現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痙攣情況,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小嬰兒感染了「乙型鏈球菌」,造成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的情況。醫師提醒,診治男嬰的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杜戎玨表示,經由...

閱讀詳情 »

桃園的羅馬公路是條沿著鳳山溪上遊河岸所開闢的道路,每年春季時,沿路的山櫻花盛開,將此處點綴成一座櫻花隧道,夏天則有雪白的油桐花可以欣賞;知名景點「桃源仙谷」也在半路上,是民眾假日出遊的熱門地點。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此處有個遺世獨立的「嘎色鬧部落」。被群山環繞的部落,放眼望去鬱鬱蔥蔥,滿是連綿相疊的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