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貴妃體態女性吃避孕藥 醫:恐增血栓風險

  體型豐腴的女性,異性緣通常都很好,小美就是屬於這種貴妃體態的身材,男友幾乎沒有中斷過,但在避孕上卻遇到困擾。因為她曾聽醫師說過,較有肉感的女生如果長期使用避孕藥物,血栓風險相對較高,但男友又常不願意使用保險套,這令她相當為難。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副院長陳思銘指出,目前避孕產品以口服藥為主,每天服用1顆,使用方便,但如果沒有每天吃,反而會造成經期紊亂或避孕失敗。臨床上,避孕藥物較適用於35歲以前女性,肥胖、年紀較大、抽菸,有過靜脈栓塞、心血管疾病,以及肝功能不好者,則不建議使用避孕藥物,恐增加血栓風險。

  陳思銘說明,避孕方式可分為藥品和醫療器材2種,除了避孕藥之外,女性還有其他避孕方式,例如裝置子宮內避孕器,或使用避孕環、避孕貼片,但各有其優缺點。例如,可防止受精卵著床,優點是省去天天服藥的麻煩,而且效果持久,3至5年後再更換即可。不過,不管是裝或取,都需由醫師操作,女生無法自行使用,且置入時間一久容易忘記,引發嚴重症狀,須每年定期到醫院婦產科檢查、追蹤。

  陳思銘表示,雖然子宮內避孕器避孕效果較好,但萬一懷孕時,子宮外孕的機會也較高。少數女生在裝置子宮內避孕器之後,可能引發骨盆腔炎,經血量增加、經期較長或經痛較厲害的問題。

  至於「陰道內避孕環」則是種內含藥物,柔軟有彈性的透明環狀物,定量釋放低劑量荷爾蒙藥物,經陰道上皮吸收後發揮作用,女性只需在每個月月經來潮5天內,自行放置在陰道深處,約3周後自行取出,待下次月經來時再放入新的避孕環即可。

  「避孕貼片」是將荷爾蒙藥物做成貼片劑,經由皮下吸收緩慢釋放藥品成分,抑制卵巢排卵反應。一般建議在臀部、腹部、上臂外側或背部輪流換貼,但要避開胸部、傷口、毛髮及皮膚過敏等部位。

  不過,避孕環、避孕貼片均有女性荷爾蒙成分,如同口服避孕藥一樣,會活化血液中凝血因子,可能造成多種器官栓塞,如靜脈血栓、肺栓塞,甚至造成冠狀動脈阻塞、腦血管栓塞(即中風)等副作用,應經醫師處方才能使用。

相關推薦

我們已經聽聞太多先進的義肢科技,例如有觸覺的義肢、有動力可以幫助走路的義肢,不過他們幾乎都是天邊的雲彩,真能商品化不知要幾十年,然而回到現實世界,絕大部份義肢都非常原始,對使用者會造成不良影響。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組團隊研發一套新設計的義肢,不再像現有設計「套」在斷肢上,而是用釘子直接固定在斷肢末端...

閱讀詳情 »

哈佛「洗脾」裝置過濾血中病菌 敗血症愛滋病伊波拉皆有望治療 我們常聽到的「洗腎」是透過體外的血液透析機取代衰竭的腎臟,如今科學家也發展出「洗脾」技術,模仿人體脾臟功能,過濾血液中超過九成病菌,不僅到現在都還是致命急症的敗血症有救,甚至對於造成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 與西非大流行中的伊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