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貴妃體態女性吃避孕藥 醫:恐增血栓風險

  體型豐腴的女性,異性緣通常都很好,小美就是屬於這種貴妃體態的身材,男友幾乎沒有中斷過,但在避孕上卻遇到困擾。因為她曾聽醫師說過,較有肉感的女生如果長期使用避孕藥物,血栓風險相對較高,但男友又常不願意使用保險套,這令她相當為難。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副院長陳思銘指出,目前避孕產品以口服藥為主,每天服用1顆,使用方便,但如果沒有每天吃,反而會造成經期紊亂或避孕失敗。臨床上,避孕藥物較適用於35歲以前女性,肥胖、年紀較大、抽菸,有過靜脈栓塞、心血管疾病,以及肝功能不好者,則不建議使用避孕藥物,恐增加血栓風險。

  陳思銘說明,避孕方式可分為藥品和醫療器材2種,除了避孕藥之外,女性還有其他避孕方式,例如裝置子宮內避孕器,或使用避孕環、避孕貼片,但各有其優缺點。例如,可防止受精卵著床,優點是省去天天服藥的麻煩,而且效果持久,3至5年後再更換即可。不過,不管是裝或取,都需由醫師操作,女生無法自行使用,且置入時間一久容易忘記,引發嚴重症狀,須每年定期到醫院婦產科檢查、追蹤。

  陳思銘表示,雖然子宮內避孕器避孕效果較好,但萬一懷孕時,子宮外孕的機會也較高。少數女生在裝置子宮內避孕器之後,可能引發骨盆腔炎,經血量增加、經期較長或經痛較厲害的問題。

  至於「陰道內避孕環」則是種內含藥物,柔軟有彈性的透明環狀物,定量釋放低劑量荷爾蒙藥物,經陰道上皮吸收後發揮作用,女性只需在每個月月經來潮5天內,自行放置在陰道深處,約3周後自行取出,待下次月經來時再放入新的避孕環即可。

  「避孕貼片」是將荷爾蒙藥物做成貼片劑,經由皮下吸收緩慢釋放藥品成分,抑制卵巢排卵反應。一般建議在臀部、腹部、上臂外側或背部輪流換貼,但要避開胸部、傷口、毛髮及皮膚過敏等部位。

  不過,避孕環、避孕貼片均有女性荷爾蒙成分,如同口服避孕藥一樣,會活化血液中凝血因子,可能造成多種器官栓塞,如靜脈血栓、肺栓塞,甚至造成冠狀動脈阻塞、腦血管栓塞(即中風)等副作用,應經醫師處方才能使用。

相關推薦

    每日健康特地訪問到王偉醫師來幫我們解惑,在醫界我們認可可以用來作為減重藥物,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用藥,或者是中樞神經的用藥,當醫師開給你減重藥物的時候最好問問藥名是什麼,如果是抗癲癇、心臟用藥、或是抗憂鬱的藥物最好不要使用。   過去台灣常見的減重手術,多半會把一...

閱讀詳情 »

胎盤剝離是產科的急重症,但目前在醫學上仍無法完全預防,也無法預測,因此,若孕期中出現劇烈腹痛、出血、胎動減少等異常狀況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就診!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胎盤剝離雖然無跡可循,但有一些危險因子可能增加胎盤剝離的發生率,包括像是外力撞擊、妊娠高血壓、吸菸、吸毒等,提醒孕婦多加...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有些人有睡,但是沒有睡好或睡著,甚至常常覺得自己精神不繼。甚至如果血紅素很高,生長激素卻很低。這往往都是沒有睡好,常常都是仰躺睡的人會有打呼的症狀,甚至會有暫時停止呼吸的症狀。當把我們嘴巴抿著,我們的舌尖往往是底在上排牙齒的後面。但是打呼的人嘴巴會張開,所以舌頭自然會往下掉,導...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再確認該國西北部的比科羅省出現兩例埃博拉病例後,於本週二宣佈埃博拉疫情爆發。埃博拉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薩伊)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