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健署調查:青壯年電子煙使用率5.5% 7成民意贊成禁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3年未修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行政院日前拍板將購菸年齡提高至20歲、並針對新興菸品的「禁止電子煙,開放加熱菸」一開一放,國健署今(21)日進一步公布國內電子煙的最新使用調查結果,發現青壯族群電子煙使用率達5.5%,但其中有超過4成的使用者不清楚電子煙的煙油其實多數含有尼古丁成分;民調也顯示,有近7成民眾表示贊成政府禁止電子煙。

國健署是委託世新大學教授鍾起惠團隊針對15歲至49歲青壯年族群,進行電子煙的認知態度網路調查,共計調查1068人。

鍾起惠表示,調查結果顯示,電子煙使用率為5.5%,但其中有44.6%的使用者不清楚電子煙的煙油多數含有尼古丁成分。而食藥署過去抽驗市售電子煙油,其實早發現近9成含有尼古丁,縱使不含尼古丁,也含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質。

調查結果指出,傳統紙菸使用者中,有21.8%回答「目前也持續使用電子煙」,出現有紙菸與電子煙併用情況;有41.9%回答「以前有,但現在沒有使用電子煙」。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原因,以「花費過多」比例最高(39.2%),其次依序是「覺得不好用,改使用傳統紙菸」(22.4%)、「覺得不好用,改使用加熱菸」(21.7%)及「使用後身體不適」(21.0%)。

鍾起惠說,另外電子煙使用者中,有超過半數使用可添加煙油式的電子煙,此類電子煙的煙油可隨使用者意願任意添加,國內外已查獲多起電子煙含毒品的案例,包括安非他命、大麻等毒品成分,極可能讓使用者染上毒癮,嚴重戕害身體健康。

另調查顯示,有近7成的人贊成「政府禁止電子煙」;有67.5%不同意「電子煙可幫助吸菸者戒菸」;有69.7%不同意「電子煙沒有產生煙臭味,在室內使用不會產生二手煙」的說法;有72.8%同意「使用電子煙會危害身體健康」,但仍有27.2%不同意或不確定「使用電子煙會危害身體健康」的說法。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強調,許多標榜無尼古丁的菸油都檢出尼古丁,且用來調味的添加物超過1.5萬種,即便是不含尼古丁的菸油仍含有害成分,吸入後造成長期影響,包括心血管健康、心率、血壓及增加肺部疾病風險,物質加熱後所經過的地方都造成危害,即便沒有吸進去也有危害,且產生的蒸氣也是二手菸,恐傷害兒童腦部發展。

戒菸資源: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可免費索取戒菸教戰手冊
全國近35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網址https://ttc.hpa.gov.tw/Web/Agency.aspx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院開的眼藥膏竟呈「詭異褐色」 注意!這款鹽酸四環素2.4萬支回收

帛琉「泡泡」破一半!不排除取消 陳時中加嚴:返台一律5天集中檢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來自澳門現年30歲的病患,每次懷孕都流產,已流產六次,仍無法順利懷上小孩。由於對台灣的醫療品質有著一定的信任,因此選擇赴台治療,最後順利產下一對同卵雙胞胎。這位澳門女性是一位護理人員,曾就讀台灣的高雄成功大學護理系,畢業後返回澳門服務,對於台灣的醫療品質、體系非常熟悉,因此在面臨自身問題時,台灣就成...

閱讀詳情 »

病毒讓你生病,也會讓你變笨。科學家發現一種隱藏在喉嚨中的病毒,可以讓人變笨,這種病毒存在於淡水中的藻類中,但對人類目前沒有發現其他影響。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 這項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做的研究發現,一種名叫 chlorovirus ATCV-1 的綠藻病毒屬病毒...

閱讀詳情 »

很多人也許知道腦中風後有三個月的黃金恢復期,但台灣現有醫療制度,對於復健缺乏健全的制度,或是復健的場所離家太遠,影響病患的意願,不過從 2014 年初「急性後期照護」試辦至今成效良好,一千多位收治病患有 86% 恢復了自理生活的功能,再入院率下降了四成三,死亡率下降七成四,更重要的是離家更近。 病...

閱讀詳情 »

在科學家的眼中,許多病毒都有其賤招以躲避身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讓我們生病,不過科學家現在也發現了可以反擊的方法:促使免疫系統攻擊細菌的機制,可以借來用一用,雖然實際上免疫細胞並不是把矛頭指向病毒,而是讓病毒間接受害。 這項刊登在「科學」雜誌的研究,一開始的假設也許有點「瞎」,因為我們的身體對細菌或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