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第二高遺傳病! 醫籲:家族史、計畫生育夫妻先檢查

國內第二高遺傳病! 醫籲:家族史 計畫生育夫妻先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學二年級的小瑜是台灣中部少數接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 Spinal Muscular Atrophy)脊瑞拉藥物治療(Spinraza)的孩子,2020年七月健保署開放第一次治療年齡未滿7歲的患童能申請藥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兒童神經科便積極協助小瑜申請到健保用藥,今年十月完成第六劑的藥物治療,小瑜的手腳變得更有力氣,生活自理方面有許多進步,預計申請第二次療程來延緩肌肉退化的進程。

脊髓性肌肉萎縮  第二高遺傳病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周宜卿教授說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國內發生率第二高的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退化疾病,由父母雙方的隱性基因遺傳給孩子而發病,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約為每17,181人有1人罹患此疾病,因為脊髓腔內的運動神經元退化,無法產生足夠且穩定有功能的SMN蛋白,影響到神經系統中控制自主肌肉運動的能力,造成肌肉無力,嬰幼兒階段無法抬頭、翻身、獨立坐起或站立;越早發病者症狀越嚴重,甚至影響呼吸,須長期仰賴呼吸器,隨時有生命危險。

發病分成四型  影響狀況一次看

依照發病年齡和動作功能,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分為四型:

第一型:6個月前發病,終身無法獨立穩坐。

第二型:6-18個月發病,可以獨立穩坐,但無法獨立行走。

第三型:18個月-30歲發病,症狀出現前可獨立行走,但逐漸失去行動能力。第四型:30歲後發病,不影響運動功能。

有家族史、備孕夫妻可自費檢查 避免SMA發生機率

周宜卿教授呼籲,有家族史或是計畫生育的夫妻,可自費檢查是否帶有SMA基因,若皆為帶因者,則每一胎都有1/4的罹患機率。

此外,台灣已經有40位個案申請到藥物治療,且看到成效,鼓勵未滿7歲的SMA患童,若無使用呼吸器,都可到兒童神經科詢問,及早用藥以維持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延伸閱讀】

每48人就有1人脊髓肌肉萎縮! 「脊柱側彎矯正手術」新希望

「漸漸成為有意識的植物人」 陳勢安偕SMA病友創主題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喜歡造型求新求變,時常跟流行從「頭」開始打造新造型,染髮變色是變化外型、轉換心情的最佳選擇。但染髮劑多由化學成分組成,不當使用或不合格產品所引發之問題時有所聞。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7年2、3月執行染髮劑抽驗專案,共抽驗1市售染髮劑5件產品,送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醫事檢驗學會日前主辦「精準醫療檢驗品質與管理論壇」,吸引來自醫學檢驗、生技產業領域及主管機關代表約兩百餘人參與,共同研討全球精準醫療之發展趨勢、政策法規、檢驗品質、產業脈動等四大面向。與會各界對於精準醫療所涉及之政策、法規、醫學實驗室認證以及生技產業之連動發展,均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齲齒是學童罹患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一般2-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而患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則因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可高達約95%。為降低學童齲齒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舉辦6-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

閱讀詳情 »

俗諺:「女人的命運,頭髮來改變」。中醫認為,狂掉髮、冒白髮,可能是「腎虛、血虛」,建議應多吃黑色食物「入腎氣」,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或是生理期結束後,適量補充紅棗、枸杞「補益精血」,防止掉頭髮與預防白髮生成。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頭髮不只是外貌一部分,更代表健康的重要指標。門診常發現不少女性,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