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小女童發燒畏寒竟是泌尿道感染! 嚴重恐敗血性休克

國小女童發燒畏寒竟是泌尿道感染! 嚴重恐敗血性休克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1名國小女童因連續兩天發燒、畏寒、解尿疼痛至長安醫院就醫,小兒科醫師韓舒萍診視後發現女童腰腹部觸診與扣診極度疼痛,且不斷嘔吐,檢驗有泌尿道感染跡象,隨即安排住院檢查。


泌尿道感染若不及時治療 恐造成腎臟發炎甚至敗血性休克


經檢查後發現,女童的電腦斷層影像顯示雙側腎臟發炎,左腎膿瘍,而且女童的血液培養出大腸桿菌,表示細菌自泌尿系統突破進入全身循環中,若延誤治療,恐併發敗血性休克。所幸女童經過抗生素治療後已無大礙,出院後持續服用口服藥物、回診追蹤檢查即可。


韓舒萍表示,泌尿道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恐引發腎臟發炎、更嚴重者會造成腎臟膿瘍或菌血症。而反覆腎臟發炎感染會使腎臟纖維化與降低腎臟功能,腎臟膿瘍如無法順利以抗生素或引流控制病情,最後恐將受感染的腎臟以手術切除。幸好女童積極配合檢查與治療,腎臟膿瘍也順利恢復,追蹤並未影響到腎臟功能。


女孩尿道短 較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


韓舒萍說明,泌尿道感染在小兒科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由於女孩子的尿道比男孩子短,所以較易患上尿道炎。受感染的兒童多半會抱怨尿急、頻尿或解尿疼痛,若嚴重感染可能會有發燒症狀,好發於憋尿或有泌尿道結構異常的孩童。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不易察覺,多半只有發燒症狀,家長可能會聞到尿液有異味的情形,經常需要配合尿液檢查才有辦法診斷。


兒童泌尿道感染治療首重多喝水,抗生素治療需要1個療程,若高燒不退或併有腹痛噁心嘔吐或口服水分與藥物困難,則建議靜脈輸液與針劑治療。


韓舒萍提醒,泌尿道感染是預防重於治療,建議多喝水、勿憋尿。也建議孩童想上廁所就勇敢去排尿,千萬不要害羞或害怕,同時呼籲家長提醒女孩子如廁後,使用衛生紙擦拭方向要由前往後擦,勿將糞便帶往尿道口,以減少感染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預防糖尿病就從飲食著手 多吃10種食物有助於控制血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從除夕返鄉開始,初一出遊與初二回年家,很多人都已經連續數天長時間開車,造成身體疲倦不堪,加上高速公路堵車走走停停車況,精神很容易陷入「迷茫狀態」,車陣中經常發生小擦撞,不但讓塞車更嚴重,自己的行程也嚴重被打亂。醫師提醒,開車前最好能有良好的6個小時睡眠,確保精神專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農曆新年又到了!家家戶戶除了團圓吃年夜飯之外,不免俗地也會摸兩把開心一下,有些人小賭怡情,但也有些人方城之戰廝殺到天亮,加上過年期間大魚大肉,飲食不均衡、作息不正常都容易危害健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週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提醒,長時間久坐不動,造成血流速度過慢淤積,容易導致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親朋好友團聚圍爐的時光,家中大廚總是為了準備一桌子的年菜傷腦筋。團聚時常不自覺過量食用年菜,攝取超標的熱量,在年節過後身材圓了一圈,不僅增加身體負擔又引發身體健康的危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團隊,傳授健康飲食技巧,教民眾兼顧低澱粉、少油、少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田柏升綜合報導】為什麼總是下背痛?醫師表示,薦髂關節症候群需要納入下背痛臨床診斷之一,症狀類似坐骨神經痛,輕微者以藥物、復健、物理治療等緩解,嚴重且慢性者,可考慮關節內注射及神經燒灼、電刺激等治療快速控制疼痛。6至8成人曾有下背痛 治療首要排除急迫問題根據研究,約60%-80%的人一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