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小225開學 學校裡「這些地方」是消毒重點!

國小225開學 學校裡「這些地方」是消毒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尚未平息,2月25日國小開學,教育部攜手醫界專家到全台進行防疫衛教,且將陸續配送額溫槍、消毒酒精等物資備用,醫師強調校內手把、開關等多人接觸的地方要加強消毒。

兒科醫學會攜手教育部 全台衛教師生新冠防疫

因應國小開學,臺灣兒科醫學會與教育部合作,2月25日起會在全台60多所學校,辦理衛教宣導,譬如運用稀釋漂白水,擦拭門把、打開教室窗戶,加強通風。

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江伯倫醫師表示,透過小朋友在學校學習防疫重點後,能回家與家長溝通宣導,有助於擴散衛教知識,加強全民防疫。

防疫物資全台送 供教學、課輔單位取用

教育部將陸續配送25,000支額溫槍、84,000公升消毒酒精、645萬片防疫口罩到各縣市,提供各級學校、補習班、課後照護中心等取用。

2人以上確診全校停課 校內這些地方應加強消毒

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指出,師生進入校園會量測額溫,超過37.5度需另測耳溫確認是否發燒。像是台北市和平實驗國小就準備了發燒隔離區,中央疫情中心也制定停課標準:1人確診,全班停課,2人以上確診,全校停課。

專家提醒師生,小學教室門把、電源開關、樓梯把手、水龍頭都要加強消毒,也別忘了濕洗手和正確戴口罩。江伯倫醫師說,許多人以為乾洗手效果較好,所以草草擦過,然而洗手有一定的步驟,要維持30-40秒,洗手效果才會比較好。

7大濕洗手重點 降低感染機會

疫情當前,醫師提醒民眾戴口罩前後都要正確洗手,除了濕、搓、沖、捧、擦,搓洗時也要加強「內、外、夾、弓、大、立、腕(完)」,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

內:往內搓揉手掌

外:往外搓洗手背

夾:雙手夾起,搓揉指縫

弓:弓起手指,搓揉指背與指節

大:搓揉大拇指及虎口

立:立起手指用掌心搓洗指尖

腕:搓洗手腕、清水洗淨(完)

【延伸閱讀】

 準新娘脖子腫險延長婚期 這術式治療不留「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身體表現:面部(眼皮)浮腫、油光、易生痤瘡、腹瀉、身重睏倦、大便燥結、急躁易怒。 2、原因:氣虛、運動少、飲冷飲,造成水濕留在體內。 3、解決方案:紅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鐘,代茶飲,祛署濕,適合夏天。冬天寒濕則適應用綠色的花椒,煮水泡腳。 1、身體表現:善忘、喉嚨發乾、性情急躁、皮膚干...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有發燒的經歷—哎呀,感冒了!然後身體發燒。怎樣正確地認識發燒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1.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正在清除有害物質的信號,是人體正在自我改善的表現。2. 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入侵體內的病毒、細菌或者滯留在體內的毒素發起戰爭的信號。因為只有在一種高溫的環境之下,入侵的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般人都知道,陽光中的紫外線是皮膚殺手,會造成皮膚曬黑、曬傷,卻忽略陽光中同時也有紅外線,會加速皮膚老化!醫師指出,紅外線對肌膚的傷害較紫外線更加深層,不但會使肌膚發熱,加速表皮水分蒸發,更會造成皮膚乾燥、老化等嚴重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近年發生一連串的食安問題,包括塑化劑、毒澱粉、大統黑心油,到最新的強冠餿水油事件,民眾到底吃什麼才安全?專家指出,不論吃下的食物為何,建議每天喝一杯600cc清血排毒蔬果汁,可利用各種蔬果,如番茄、奇異果、莓果、蘋果、鳳梨,以及薑黃粉等天然食材,達到補充營養、排除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