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9歲的張小姐,2年前因嚴重腹瀉被診斷為腸胃型感冒,問診時無意間透露幾月前才摸到腹部有腫塊,在醫師建議下轉診至雙和醫院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已是卵巢癌末期!張小姐在經歷了手術與半年化學治療,卻在約1年半後復發,心情頓時又陷入慘淡。然而在醫師不斷的正面開導,加上家人細心陪伴下,再次接受化療,癌症指數才恢復正常,目前透過口服標靶藥物維持治療,甚至還回到工作崗位上。
其實,許多癌症病患都像張小姐一樣,一開始都輕忽了身體的異狀,其實就是罹癌警訊。為了提升民眾對於卵巢癌的疾病意識,鼓勵病友積極面對,適逢9月為國際卵巢癌防治月,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別發表以關懷卵巢癌病友為主題的微電影「照著妳的愛」。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院士表示,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關注女性健康,我們希望能透過微電影與衛教講座推廣,來喚起女性對於卵巢健康的重視與關心。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卵巢癌死亡率雖高,但透過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還是有助於提升病患整體存活率。建議成年女性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多進行骨盆超音波檢驗,盡早發現卵巢腫瘤,並接受良好的治療。
卵巢癌發生率逐年攀升,近10年增加1.1倍,在台灣有寧靜殺手之稱,據衛福部癌症報告統計,近5成卵巢癌患者發現已晚期,遠遠高於女性常見癌症的乳癌(2成)與子宮頸癌(1成4),這也是卵巢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根據107癌登顯示2,卵巢癌近2年的死亡率始終維持在1年620人以上,位居女性癌症死因的第8位。
賴鴻政強調,卵巢癌初期完全沒有症狀,有症狀出現後又易被誤認為其他腸胃道疾病,而延誤就醫時機。相對於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揪出子宮頸癌,卵巢癌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超音波雖然可以偵測卵巢是否罹患腫塊,但超音波正常也未必代表未來的1年內不會長出卵巢癌。電腦斷層或磁核共震,並不會當作篩檢的工具,通常是進一步作鑑別診斷時才會用上。有些人則在做正子攝影時,意外發現卵巢上有訊號增強的現象,即使如此,手術時,也大多轉移。
卵巢癌與乳癌一樣,有遺傳因素。倘若本身已得過乳癌或家族有相關疾病史的女性,建議也可透過癌症基因檢測方法如BRCA基因檢測,預測罹癌的風險,必要時預防性切除,預防卵巢癌的產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長痣 斑點,擔心是癌 AI智慧輔助判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般民眾會因皮膚新長出之痣、斑點,擔心會是皮膚癌而就醫,以往需要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用肉眼判斷,或是進行詳細檢查才能確診。現在透過人工智慧系統 自動判讀,能快速輔助醫師在門診時,判斷皮膚疾病狀況,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技術。 皮膚科疾病分類系統 可自動...
閱讀詳情 »老人跌倒沒事勿輕忽 醫:可能是隱疾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國健署106年統計,每6名老人就有1名跌倒,長輩跌倒小心是隱疾警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醫師謝至鎠指出,眼疾、耳疾、失智、情緒等疾病,甚至服用安眠藥、血壓藥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而老人跌倒沒事別輕忽,可能都是上述問題,建議尋求住家醫科或老人醫學門診,找出癥結。老人跌...
閱讀詳情 »學童狂看3C釀近視 角膜塑型讓她視覺清晰好OK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越來越多學童休閒時都在看3C產品,像是林妹妹小三時視力檢查發現輕度近視,醫師建議點散瞳劑控制,林媽媽擔心畏光副作用影響學習,讓她試戴角膜塑型片,避免散瞳劑副作用的困擾。林妹妹說,以前點散瞳劑,在日光下會覺得特別刺眼、畏光,寫作業時也很容易覺得眼睛酸澀不適;林媽媽說,小朋...
閱讀詳情 »CDK4 6抑制劑納健保 晚期乳癌轉移免受化療之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五十多歲的婦女,四年前發現乳房有硬塊,就醫檢查後確診為乳癌第二期且腫瘤的荷爾蒙受體為陽性。先接受手術切除乳房腫瘤,接續使用化學治療及抗荷爾蒙藥物控制病情,沒想到十個月後發現病況惡化,癌細胞轉移至肝臟,醫師建議使用新型CDK4/6抑制劑,除了白血球稍微下降外,沒有產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