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白內障屈光手術論壇 台灣眼科醫療連結世界

國際白內障屈光手術論壇 台灣眼科醫療連結世界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高齡化、糖尿病及高度近視人口居高不下,以及3C產品的大量使用,白內障帶來的視力危機已不容小覷,也是國人十分重視的眼部問題之一。

為了提供眾多白內障患者更好的醫療服務,持續精進理論及實務對眼科醫師們來說更是刻不容緩。擔任台灣眼科醫學會白內障委員會共同召集人的知名連鎖眼科集團中壢分院院長林鴻源表示,因長期親自指導年輕眼科專科醫師白內障手術,平時透過手術觀摩教學、實際病例分享、互動討論等方式進行白內障手術講授,為了讓教學更完整,透過舉辦國際論壇與其他國家交流最新的醫療資訊及臨床經驗,更能推進台灣眼科發展與世界連結。

國際論壇利於年輕醫師吸取各國經驗、想法

林鴻源院長分享,隨著醫學發展與進步,白內障手術從傳統的打針、球後神經節麻醉,發展到現在僅需局部點麻藥即可進行,手術時間約20至30分鐘即可完成,與過去有極大的不同。此現象雖對患者來說是正向發展,然而,從培訓年輕醫師的角度看來,精密簡化的手術流程可能限制其學習的進步空間與成長速度,因此更需要利用其他管道來加強。

林鴻源院長常年積極參與各大國際醫學會,專注耕耘白內障醫療領域,於2019年成為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獲提名且成功進入國際眼內植入手術領袖組織(IIIC)的台灣眼科醫師。也因深感國際交流對台灣來說有許多利處,積極推動台灣國際白內障屈光手術論壇,邀請各國眼科權威醫師來台分享手術經驗與觀念,讓台灣眼科領域維持原有所長之餘,也能精準掌握國際眼科醫療趨勢。

今年論壇已邁入第六屆,除了持續聚焦於複雜性白內障手術的經驗分享,也抓住了目前眼科最新趨勢,針對近兩年發展非常迅速的全飛秒近視雷射做重點交流,真正擴展延伸「眼科屈光手術」議題,引領台灣眼科發展。

克服疫情限制 醫學交流不停歇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大大影響各行各業原先的進行模式,而對醫界也不例外。林鴻源院長指出,雖白內障屈光手術論壇並沒有停辦,但因考量安全問題與出入境隔離需求,目前也改用視訊的方式進行,透過視訊會議、影片預錄及直播等方式,讓國內外專家不受空間限制分享觀念及想法,林鴻源院長說:「新冠肺炎並不會阻擋台灣眼科醫師向前邁進、追求新知的腳步。更可以感受到我們每位醫師不忘初心,不斷提升自身學術專業、臨床應用,朝向讓每個病患、每雙眼睛都能「看得清楚、看得舒適、看見未來」為使命。」

白內障好發年齡下降 是否影響國家社會的生產力就看「治療」

林鴻源院長分享,與其說白內障是疾病,它更像是每個人老化必經的過程,就像長白髮、皺紋一樣,不管再如何勤加保養,總有一天還是會碰上退化。但現代人廣泛使用3C產品,其所帶來的藍光傷害,不僅可能造成黃斑部病變,亦使白內障平均發生年齡不斷下修,所以幾乎人人都會碰上白內障問題,只是時間早晚而已,這也是為什麼眼科醫師需要在好的醫療品質上追求「更好」。

林鴻源院長補充,若能及早介入白內障治療並提升手術技術,能協助讓患者維持自身生產力,反之若治療狀況不佳,對家庭、社會及國家都可能成為負擔,因此,促進台灣白內障手術技術更精緻的發展及進步是勢在必行。

【延伸閱讀】

白內障手術創新技術 自動化「精準微脈衝」

九旬婦嚴重白內障無法自理 靠手術重拾「睛」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2021年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1) 上周展開為期五天的線上國際論壇,其中在創新細胞與基因治療全球趨勢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公認的細胞與基因療法研發與治療機構-澳洲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知名國際製藥細胞與基因治療及醫藥品查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新冠肺炎不僅對生命造成直接威脅,更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生長與發育?三軍總醫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朱德明表示,隨著各校停課以及暑假的到來,孩子在家作息容易不正常,加上無法跑跑跳跳,運動量不足都可能影響兒童生長。醫師提醒家長,若觀察到孩子有生長速度異常,或生長曲線小於第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許多人覺得鍛煉和健康飲食方面很滿意,但踏上體重機卻發現體重沒有減輕感到很挫折。根據《CNN》,核心運動通常會導致肌肉增長,體重不會立即發生變化,保持良好的運動態度至關重要。不過減肥需要時間,這並不意味著你沒有進步,除了體重外,請注意其他一些成功指標,這些表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8月8日父親節即將來臨,如同母親節,許多兒女都會藉著大餐表達感謝,今年母親節正好在新冠本土疫情爆發前夕,被認為是病毒流竄可能因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建議,最好打電話與視訊問候不要勉強見面。 陳時中說,父親節大家也還是要過,但是在疫情期間,最好不要刻意要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