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圓鱈、扁鱈≠鱈魚 106年起落實標示

圓鱈 扁鱈 ne;鱈魚 106年起落實標示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曾有餐廳以「油魚」魚目混珠為「鱈魚」之情事,遭衛生局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第28條標示不實之規定處以罰緩,產品並限期回收改正。為透明鱈魚的消費資訊,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彙整鱈魚類資料庫,與地方衛生局一起合作,輔導業者落實鱈魚標示,規劃於106年1月1日起「鱈形目」的魚種方得標示為「鱈魚」,「圓鱈、扁鱈」應標示通俗名稱或與魚種名稱併列標示,使消費者能正確選購。

圓鱈、扁鱈得依規定標示

食藥署強調,輔導期結束後,106年1月1日起「圓鱈、扁鱈」若未依規定標示清楚而使消費者誤解為「鱈魚」,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第28條標示不實之規定,可依同法第45條處分,產品並須依第52條限期回收改正。

從外型辨識魚類不易

魚種琳瑯滿目,除少數熟悉的魚種,消費者要由魚之外型辨識魚種實在不易。而鱈魚是國人餐桌常見料理之一,且此種大型魚類大多以切片型態販售,更不易辨識。食藥署彙整臺灣魚類資料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提供之資料,目前臺灣市場有流通,包含大西洋鱈、大頭鱈、格陵蘭鱈、黃線狹鱈、黑線鱈、青鱈、綠青鱈、北太平洋無鬚鱈、藍尖尾無鬚鱈及長鰭鱈等屬「鱈形目」的魚種方得標示為「鱈魚」。

魚種及俗稱並列標示

食藥署表示,市售商品名為「圓鱈」者,其實屬「鱸形目」的小鱗犬牙南極魚及鱗頭犬牙南極魚(俗稱智利海鱸);而「扁鱈」其實屬「鰈形目」之馬舌鰈、庸鰈、狹鱗庸鰈(俗稱大比目魚),因為「圓鱈、扁鱈」為民眾長久以來習慣的俗名,食藥署會先輔導業者(包括賣場、超級市場、飯店、餐廳等)標明清楚為通俗名稱或與魚種名稱併列標示,使消費者獲得正確之魚種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採訪撰文/Miki;本文特別感謝 張鈺珠老師、曾文尚醫師提供專業諮詢小梅(化名)的夫妻宮凹陷,婚後遭婆家嫌棄面相差、命不好,因此到整形診所填補夫妻宮,術後面相飽滿了,運勢較有改善;小陳(化名)在大陸經商失敗,去算命時被告知可以藉由整鼻來調整運勢,於是請整形醫師隆鼻,術後不僅更有自信了,事業也連帶有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曾正豪】腦膜瘤屬於常見的腦部原發腫瘤,根據統計,每十萬人就有7.44人有腦膜瘤,且以女性居多,多好發於中老年人,雖九成屬於良性腫瘤,但仍有一成為非典型或惡性腫瘤,民眾仍不得輕忽嚴重性;屏東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家茂指出,腦腫瘤症狀差異性大,每位病患表現出的症狀都不同,難以用一種症狀就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歡樂迎新春,過敏也來湊熱鬧。過年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不少病患過敏發作,像是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師建議,透過中醫治療,輔助改善過敏症狀。刺激性飲食 蕁麻疹發作中醫師蕭育真表示,蕁麻疹是因免疫細胞太過活躍,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導致過敏反應,皮膚出現紅腫、搔癢等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失能或失智的老人最怕在家當三等老人,等吃飯、等看電視、等孩子回家,孤獨在家。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督導高金盆表示,奇美醫學中心的居家照顧服務與日間照顧中心聯手出擊,讓失能或失智老人能接受多元的服務方案,銀髮樂活,再創生命價值。踏出一步 參與日間照顧中心活動67歲大茂(化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