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膜瘤面貌多樣 難用單一症狀判斷

腦膜瘤面貌多樣 難用單一症狀判斷

【健康醫療網/曾正豪】腦膜瘤屬於常見的腦部原發腫瘤,根據統計,每十萬人就有7.44人有腦膜瘤,且以女性居多,多好發於中老年人,雖九成屬於良性腫瘤,但仍有一成為非典型或惡性腫瘤,民眾仍不得輕忽嚴重性;屏東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家茂指出,腦腫瘤症狀差異性大,每位病患表現出的症狀都不同,難以用一種症狀就判斷是不是腦腫瘤,也增加診斷困難度。

52歲男突然視力模糊 竟是腦膜瘤惹禍

許多腦腫瘤患者常由神經內科、眼科或耳鼻喉科醫師診斷出來後,再轉至神經外科繼續治療;張家茂醫師表示,過去臨床上就曾有不少個案,一名52歲男性,因雙眼視力模糊至眼科求診,經檢查後評估疑似腦部病變引起,進一步檢查發現腦部出現顱底腫瘤,且經更高階磁振造影掃描結果為嗅溝腦膜瘤,直徑最大達6.5公分,隨即便轉至神經外科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目前恢復良好,接受門診追蹤中。

突然持續性嘔吐 小心恐是腦膜瘤導致

另名個案則是一位63歲女性,某天突然持續性嘔吐,且過了一天後仍未好轉,甚至變得嗜睡,緊急送至急診,經檢查發現小腦旁有顆5.5公分大的腫瘤,且合併急性腦積水,因此先採以腦室引流手術解決急性腦積水,再以手術切除腦瘤,經病理切除檢查後為良性小腦天幕腦膜瘤,術後恢復良好,已能正常進食。

治療腦膜瘤 以開刀輔以放射線治療

腦腫瘤症狀包括頭痛,尤其活動後更加劇,且會越來越頻繁發作,另外還包括癲癇、無法解釋的噁心或嘔吐、昏睡、平衡感退化、視力或聽力減損、單側肢體無力等多樣性症狀;張家茂醫師呼籲,若有任何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治療,治療上以開刀為主,輔以放射線或化學治療,且不論良性或惡性腦膜瘤,切除後還是有可能復發,因此仍須配合醫師追蹤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5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例本土個案及34例境外移入,其中1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高雄+15年假單日最多 高雄港相關人士就有9案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2例本土個案為11例男性、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現年54歲,住美國紐約10年的朱志剛先生,2000年與妻子邱詩涵結婚後,2011年移民美國,育有一子一女,平時以賣大學教科書維持家計,而當他回想去年疫情剛在美國爆發的那段日子,只能以恐怖來形容。▲朱志剛先生(右)與太太邱詩涵(左)合影「2020年一月,只聽說病毒從中國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美國Omicron疫情再度造成大流行,甚至創下單日確診飆破百萬的「最高紀錄」。這波疫情,何時會結束?現居美國紐約的朱志剛,歷經疫情整整2年衝擊,不旦事業一度停擺,領取失業救濟金以及賣掉房子以求生存,在經濟困頓的時候,自己還染疫了,就連自己的兒子近期也確診Omicro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文/黃家慶 臨床心理師 最近看到一篇令我驚悚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在48歲時最不幸福。」,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定義45-59歲是生命高危險期。眼看自己也即將邁入這個人生低谷,不禁自問:「我幸福嗎?」對於所有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台灣人,看了這篇報導更是心有戚戚焉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