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團圓別拿孩子做比較!4招減親子鴻溝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小學六年級男生,跟欺負他的同學打架,回家卻沒跟家長說起隻字片語,直到老師寫聯絡簿才知道出大事,傷心的媽媽不知道如何協助孩子處理後續問題,找上身心科醫師。孩子認為以前講了都被罵,不願意把發生的事告訴家長,常常是挫折經驗累積的結果。久而久之跟媽媽講話形成壓力,孩子選擇不如不要講。

團圓別拿孩子做比較!4招減親子鴻溝

 父母練習4方法 處理孩子情緒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蕭亦伶指出,上一代家長從小被教養時不容許有負面情緒,認為有情緒等於不好、受傷,然而孩子的情緒不是被處理而是被停止。當他們自組家庭,複製這個模式,孩子知道情緒不會被理解,因為怕被罵決定根本不講,將情緒隱藏起來。

對大人來說的小事,往往是孩子世界的大事。蕭亦伶醫師表示,承接孩子情緒是為人父母很重要的功課,家長不妨多利用寒假期間,親子比較多相處時間,練習4個協助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

1)不要急著教導孩子正確的方式/

先試著同理,讓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生氣的情緒。

2)了解事情完整經過與原因,親子討論後續策略。

3)相信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

讓孩子自己說看看,如果再發生一次,有沒有其它期待的處理方式。即使天馬行空、無厘頭都好,列出愈多方式愈好,千萬不要一廂情願的要幫孩子解決,以免跟孩子期待不同,反而以後不敢跟父母講事情。

4)親子共同討論,找出孩子最期待的結果/

用幽默有趣的方法提供建言,列出方法與結果,反覆練習改變互動模式。

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建立金錢概念

常見孩子為春節壓歲錢大鬧脾氣,家長不妨同理孩子壓歲錢被拿走的心情,讓孩子講出原本的規劃,問孩子的想法、怎麼運用錢。也可以跟大一點的孩子討論存錢,學習「延遲滿足」必須的等待。與其家長把錢全部收走,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如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用錢的概念,存到多少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

蕭亦伶醫師提醒,家族團聚常會拿孩子的學業成績、才藝做比較,不論什麼年齡,被拿來比較都會讓人不舒服,尤其不要強迫不想秀才藝的孩子公開表演。可以事先詢問子女的意願,不必為了炫耀讓孩子為難。稱讚其它親戚孩子很認真努力,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被比較批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香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補充營養及能量。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表示,香蕉含有大量的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運動競技選手在比賽期間攝取香蕉。熟成的香蕉中含有膳食纖維,加上其本身含有的果膠,可以改善胃腸道環境,...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紫外線是皮膚重大傷害,長時間處於紫外線子外下,膠原蛋白流失速率外,細胞傷害更是可怕,曾有研究發現,一旦曾經曬傷,細胞受傷基因無法回復,永久提高皮膚癌症罹患風險,炎熱夏日除了做好防曬外,在正確場所穿合適的衣服,可以降低陽光曝曬比率,避免皮膚長時間受紫外線影響。避免陽光直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歲月除了會給人智慧、成熟外,也會附贈著鬆弛、斑點、皺紋等皮膚問題,然而皮膚問題就如同罹患了失智症一樣無法逆轉,僅能靠著努力來減緩速度,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皺紋的出現也意味著骨質流失,容易增加骨折、骨鬆的危機,且若是皺紋越多,越容易引發骨折。 皺紋越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年輕媽媽抱著出生不久女嬰跳樓,雙雙喪命,也引發外界對產後憂鬱症的關注。臺中市衛生局呼籲,憂鬱屬於生理性問題,再樂觀開朗的媽咪都可能出現易怒、敏感易傷感等情緒,家人支持相當重要,或共同協助至醫療院治療,經過會談及必要的藥物協助,緩解憂鬱情況。 台中市衛生局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