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埋線拉提原理:

將具有倒勾的可吸收線材、經由針孔逆向埋入皮下,將下垂厚重的臉部組織,如雙頰、蘋果肌向上拉提固定,術後可以立刻看到臉型的改變,隨著消腫定形可以讓臉部重拾自然的拉提效果。

埋線拉提的美感主要來自

1.將鬆弛下垂的輪廓線恢復緊緻,此部位的埋線的深度及拉提的角度和固定的強度,必須比較強力介入,因為是重塑臉型的重大工程,如何讓下垂組織穩穩的提昇上來,考驗的是佈線設計和植入線材的專業技術。

2.創造立體度,中臉組織位移會讓臉形顯的扁塌沒精神,埋線拉提可以用弧線拉提的方式,將位移的脂肪墊提昇復位,這部位的埋線須特別注意「自然度」,因為表情肌、笑肌的作用會因不同表情,而讓中臉產生不同的弧度,因此在設計上必須考慮動態表情,才能讓埋線後的臉型自然甜美,千萬不能為了拉提而使臉部變成僵硬不自然反而失去美感。

為達到輪廓線和弧度線的緊緻柔美自然,有經驗的醫師會為求美者選擇適合的線材

● 從線材的維持時間,線材的粗細度、軟硬度、彈性及倒勾的設計等,如魚骨造形的藍鑽魚骨線、如鈴噹造型的鈴噹線,和 如倒勾造型羽毛般細緻的羽毛線、玫瑰線…等各有所長。

● 在材質方面也都有不同的降解速度,這些都必須在術前診斷時,依求美者的靜態、動態表情全方位細心評估、量身訂做。

埋線不是萬能的,與填充物和肉毒桿菌素複合使用,能讓效果更加分

有些臉型較扁塌或組織較瘦的也要考慮和不同的填充物配合運用,或有些肌肉太肥厚拉力太強的,必須配合肉毒桿菌素注射放鬆治療,才能打造完美臉型,因此埋線拉提看似簡單,其實每個層面的考慮都是十份複雜專業的。

埋線拉提必須在手術房中進行以確保安全

埋線拉提雖然只是穿針引線,但因為傷口在皮下比較深也比較長,無菌的要求必須跟手術一樣,在專業的開刀房進行,以免術中感染,造成嚴重的後果。

線材的品質與無菌控制才能安心變美

線材的保存也必須在適當的溫度下,於手術前在拆封,以確保品質,安全變美絕對是最重要的。

為下次變美預留空間

埋線拉提在美容醫師的手中,確實能創造求美者想要的青春臉形,且效果自然,恢復期快,成為許多求美者的拉提首選,但畢竟不等於拉皮手術般的長效,因此必須考慮1-2年後再次進行拉提,所以每一次的設計都必須考慮到對臉部組織的保護,從佈線的走向設計到埋入深度的精準拿捏,及兼顧拉力、彈力與臉部表情的協調…等等,千萬不能盲目進行,胡亂以多量的植入佈線造成過度破壞,將未來的繼續治療的條件破壞殆盡,這不只是醫師需要全面考慮的,也是求美者自己必須要自已把關的重要態度。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中台灣第一場魚骨線交流,張立言醫受邀擔任講師,臨床教學示範魚骨線拉提的最新技術,與現場20位醫師進行專家交流。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埋線拉提-提昇+復位 同時達到「緊緻輪廓線」與「立體弧度線」的3D青春臉型

 

【原文刊載於《整形達人雜誌》2019年11月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整形達人》官方網站;《整形達人》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屬於管制用藥的含「tramadol」成分的止痛藥,因為具有導致呼吸緩慢、呼吸困難的嚴重副作用風險,在台灣,從2018年以來已經接獲3起不良反應通報,包括1人死亡、2人呼吸困難,在無法排除相關性之下,食藥署今(10)日公告即日起禁止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川普這次真的踢到鐵板啦!一向熱愛在社群平台發表自己想法的美國總統川普,常常在社群平台上大談自己對時事的看法,卻又忽略自身公眾人物的影響力,讓社群平台不得不出招管制川普,推特先前更把川普的推文標上「誤導訊息」,讓川普大怒,不過這次連一向向川普靠攏的臉書也忍不住刪了川普貼...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小頭」力不從心,可能潛藏著更大的健康危機。門診就有一名年約50歲熟男,近幾年來,性行為時總是感覺到力不從心,擔心下半身性福而到醫院求診,沒想到醫師一檢查,發現男子並非單純勃起功能障礙,趕緊轉介至心臟內科裝設支架並合併藥物治療之...

閱讀詳情 »

自殺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11位,排名與前一年相同,且以男性人數為女性的2倍之多。為防憾事發生,提醒民眾應留心親友異狀,適時給予關懷及問候,就可能挽救一條寶貴的性命。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之108年死因統計結果報告指出,自殺位居國人死因第11位,與去年排序相同,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6.4人。細究死亡人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